“嗯……”杨改革想笑,但没笑,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回禀陛下,臣以为不该,陛下要广建军港,可是要大兴干戈?陛下,慎重啊!兵戈一起,必定生灵涂炭,陛下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快而动兵刀啊!”有人站出来,大声嚷嚷道,站在大动干戈的基础上,貌似有了有力的呼声。
这个大臣这么一说,倒是引来不少支持者,又是一阵嚷嚷。
帝党没动,韩爌似乎也陷入了为难。杨改革把手压了压,准备说话了,众臣见皇帝压手,立刻安静下来,听皇帝说些什么。
“说到动兵刀的事,朕是这么想的。非是朕要大动干戈,而是有人把刀子架在了我大明的脖子上,架在了朕的脑袋上,我大明如不做些应对的准备,只怕日后日后更加不得安宁,这海上建军港,建水师,朕觉得很有必要,事情必须要防范与未然,或者说,亡羊补牢……”杨改革淡淡的说道,想不到到了此时,还有人在这方面这样劝自己,拿这个说事,还能得一批人的支持,杨改革也是很无语的,不知道有些人的脑子里想的是些什么东西。
“……朕不说远了,前些年,倭国在朝鲜登陆,虽说打的是朝鲜,打的是我朝的属国,可也未必没有将来图谋我朝的意思,他能和我朝大打出手,就没有一点图谋我朝的心思?我朝为了救朝鲜,精锐倾巢而出,虽然赢了,可也是个惨胜,将我大明的积蓄消耗一空,东虏的崛起,未必就和这个没关系,如果不是我朝精锐损失过重,积蓄消耗得太厉害,东虏焉能崛起?再说近一些的,倭国又占了我大明另外一个属国,琉球,这算什么?说倭国是狼子野心,可是说错了的?这种狼一样的东西,不该防备?今年打朝鲜,明年占琉球,后年,可就要打到朕的紫禁城了,朕觉得,很有必要防备倭国,最好能把倭国肢解掉,以绝我大明的后患……”杨改革平静的说道,到了此时,和日本打仗几乎已经成了定局了,居然还有人这样说,杨改革也很是恼火,准备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些人。
“这……,可陛下,劳师动众,总是消耗的民脂民膏,如能不懂兵刃,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个大臣还是坚持道。
“大伴……”杨改革烦躁了,没心思和这些人争辩什么了,准备拿事实教育这个人。
“奴婢在。”王承恩答应道。
“拿朕的马鞭和剑来。”杨改革吩咐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诧异了一下才答应,马鞭和剑,莫非皇帝要杀人了?王承恩可是小小的惊讶了一把,可不像啊!皇帝脸色正常,也没发火,不像是要杀人的样子。
众臣也是惊讶了一把,皇帝不是挺和气的嘛,这怎么就要动刀动剑了?
孙承宗看了看皇帝,嚅了嚅嘴,还是没说话。
那个坚持说不可的大臣已经吓得脸都白了,这是怎么了,不是说皇帝挺好,挺好说话的吗?即便是再怎么争也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吗?不是说连打屁股也没了的吗?这怎么就上剑了?
不一会,王承恩已经把这两样东西带到了。
“陛下,已经准备齐备了。”王承恩道。
“哦,好,大伴,你去这位卿家身边……”杨改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