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来辽东做你们这一行的,很多都是陕西的?其中又以榆林、府谷等地为最?”洪承畴和杨六客套过来,就开始问开了。
“回禀巡抚大人,正是。”杨六略带激动的说道,能得巡抚这种高官亲自接见,杨六还是很激动的,更何况,这个人,据说还是皇帝的人,更是起于陕西,算起来,也是有几分情谊的,所以,对于洪承畴的询问,倒是不隐瞒什么。
“哦,原来如此,据本抚观察,封锁东虏一事,你们是出了大力的,可想过投靠官军?”洪承畴倒是起了一些心思。
“回禀大人,此事,实在是有难言之隐……”杨六在这个问题上,倒是坚持起来,他的来历有些不寻常,对于这个提法,有着相当大的抵触,当年他也是官军来着,还是个头目。如今的赏金猎人,很多都是投靠在官军下面,以求得官军庇护,这倒是常态,能自己独立的赏金猎人队伍,像他们这么大的,可不多见。
“噢,不说也罢……,对了,你们不投靠官军,那火器,弹药又是从哪里来呢?”洪承畴这是故意问的,如今关外实行军管,不是不准平民持有武器,而是支持甚至是要求所有人都持有武器,火器和弹药都是可以买到的,当然,得有必要的证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到火枪弹药的,而且不同的人,所能买到的武器也是不同的。
“回禀大人,草民们的火器和弹药都是在枪店里买的,和别人确实有些区别,确实可以买到常人买不到的东西,说起来,还是借了史大人的光……”杨六也如此回答道,得到这份和普通人不同的优待,这也是偶然,甚至说得益于史可法的名声,如今,他们这一伙人,倒是借助这份优待,越做越强,成了辽东有名的一伙赏金猎人。
“哦,史大人?可是史可法史大人?”洪承畴问道,关于这只队伍的背景,洪承畴也有所了解,现在问,不过是进一步确定,或者说,把关系表明。他可是帝党,史可法也是帝党,帝党和帝党自当该互相照顾,何况史可法貌似也是皇帝看重的人,如今跟在徐光启身边办事,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他也是有必要交好的。
“回禀大人,正是,我等都是借了史大人的光,才能活命,得史大人推荐,才来了这辽东打鞑子的,一是来混口饭吃;二来也是报陛下的大恩,报史大人的恩……”杨六立刻把史可法搬出来,如今,史可法这张牌,逐渐的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谁想动他们,都得考虑一下史可法这个背景,在辽东这个大军林立的地方混饭吃,不找点背静是不行的。
“算起来,史大人也算是本抚的同僚了,当年,也同在陕西为官的,……多亏了陛下圣明啊!”洪承畴确实有些想把这只队伍收入囊中的意思,不过,洪承畴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功课”。
第673章 功课(二)
辽东巡抚衙门。
洪承畴已经沐浴过了,在榻上立了一个香炉,在香炉上点了一只香,盘腿在榻上,准备静下心来,进行深思,进行自省。
这是洪承畴的功课。
洪承畴静坐了一会,又睁开眼睛,伸手将及手处的一件物什拿出来,这是一件“防箭衣”,这种防箭衣,辽东的大小官员都有,属于朝廷配发的,和盔甲一样,但这件,不是配发的,而是袁崇焕送给他的。
看到这件防箭衣,洪承畴的脑海里出现的是千军万马,他身穿这种防箭衣在这千军万马之中冲杀的场景,如以前邸报上说袁崇焕的,他身上,肋下,也是中箭如猬……
想到这种血腥的场面,洪承畴的心思就平静不下来,不得不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