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革又是一阵无力,别的不说,光是嘉靖这两个字,就让杨改革产生了气馁感,这皇帝都换了多少拨了啊!这李之藻是和徐光启差不多年月的人,这老的……
“嗯,朕知道了,也召……”杨改革一阵气馁之后,还是决定把这个人召进京,这么老了,或许年月时日不多,不多就不多吧。
“陛下,是以何种名义召进京?”王承恩问道。
杨改革为难了,这可是南京的兵部尚书,不是普通人,自己随意下个旨意就能来,李之藻进京,只怕还得要有一定的名义才行。
“叙职……”杨改革憋出了这么一个名目。
“叙职……?”王承恩有些诧异,南京都是养老的官,还叙职?当然,叙职也不是不可以。
“……要不,修历……”杨改革道。一般都是北京的官放到南京养老,到了南京还能回北京的,很难了,虽然也不是没可能,可杨改革是要让李之藻搞测绘和勘探……
“……修历……”王承恩开始冒汗了,调南京兵部尚书跑到北京来修历,这是降啊,还是升啊还是平调啊?南京兵部尚书可不是一个真正养老的职位……
“算了,还是别召了,还是朕写信过去询问得了……”杨改革一阵气馁,决定还是不召了。
“奴婢明白了……”王承恩答应道。
“……对了,那个汤若望如今可好,朕有些日子没听到他的消息了,朕要见他……”杨改革又道,利玛度是不可能复生的,但比较出名的西洋传教士还是有的,那就是汤若望,杨改革既然准备搞地图,那自然少不了这些人。
“奴婢遵旨!”王承恩立刻答应道,这回没有任何犹豫了。
杨改革再看看这张《坤舆万国全图》,想着李之藻,不得不想起徐光启来,不得不想起历局来,测绘地图,少不得还得天文数学这方面的辅助和协调。
“大伴……”杨改革喊道。
“奴婢在……”王承恩也是刚刚回来,立刻忙不迭的答应道。
“历局如今可是李天经在负责?”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原本是徐阁老主持的,不过,徐阁老要主持移民,常年不在京,如今实际主持修历工作的,却是李天经了……”王承恩回答道。(实际历史上是李天经接替徐光启完成了《崇祯历书》的编定,李天经能参与编定历书,也是得了徐光启的赏识,差不多也算是洋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