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页

“孔明,他其实是想要专用。”徐庶叹了一声,抬起头看向前方,似乎在凝视远方。

“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也很自傲。他的治国方略,不需要他人插手。而这天下强者,如曹操,孙权身边都有无数重臣,利益纠葛太重。若是孔明投奔很难插足,所以他选择了刘备。虽然上边还有一个刘备压着,但也比孙权,曹操那边,身边多能人插足要好啊。”徐庶对着刘封道。

诸葛亮,在徐庶的眼中,就是那种人。能力很强,但是却有一种占有欲,那是一种几近于本能的,想要把一切都掌控的欲望。

刘封听了之后,心头的火热,渐渐被剿灭了。徐庶的叙述,再加上刘封脑中关于诸葛亮的一切。

使得刘封心头,勾勒出了诸葛亮的形象。

在历史上,诸葛亮誉多毁少。但形象也不是太正面,首先他是一个权臣,他掌控朝政,几乎架空了刘禅,达到事无巨细,都问于亮。

这直接导致了,刘禅在后来诸葛亮死后,废除了丞相,以蒋琬,费祎分别掌管朝政,以及兵权。

这是诸葛亮落人话柄的一点,权臣。但是另一边,诸葛亮又是道德楷模。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唯一可以篡位,但是始终与刘禅保持一种君臣关系,没有走出那一步的人。

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刘封不知道。但是这是事实,诸葛亮没有篡位。

是一个辅佐君主的重臣。

这些,再加上徐庶的叙述。诸葛亮的形象就丰满了起来,这个人有极大的权势欲望,但是又被道德束缚。

最终走了中庸之道的人。既擅权,但又没篡位。

这一点,历史上的权臣们,只有诸葛亮这一个人做到了。按理说,这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但是在封建君王的眼中,这还是一个权臣。不值得表扬,所以,历史上关羽这个忠义无双的人,才从武将,走上了神坛。

而诸葛亮却依旧是古贤臣。

而现在刘封所处的位置,恰恰是那种位置。所以,诸葛亮若是来了,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所以,徐庶提前提醒了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