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三十余岁,有些瘦弱的样子,看起来是一个很和蔼的文人。
因为曹操的一句北方名将,五子为先,定下了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将的时候,李典因为没有列入其中,而不怎么在历史上出名。
但他其实也是一个可堪大任的良将之才。曹操派遣他镇守扬州多年,抗衡整个江东。就足以证明李典的厉害了。
再说,在此刻曹操连连折了大将徐晃,于禁,高览等人之后,仍有自信派遣李典进入豫章。
李典,当之无愧的北方大将。
“可是李曼成李将军?”周泰先上去打招呼道。
“正是在下,足下可是盛传江东的周将军?”李典很温和的点了点头,虽然是帮助江东,但却没有一点的自傲,有长者之风。
“正是周泰,不过为将不能保境安民,何谈盛名?”周泰闻言略显得惭愧道。
“幼平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李典安慰道,虽然李典与周泰长期以来,都是以一种敌人的态度,在长江南北遥遥相望,不过,这会儿却是同盟军。
李典又有长者之风,称呼周泰表字幼平也不显得突兀。
说着,李典又道:“寇封能大胜数阵,而导致其势力膨胀至今,不过是因为有层出不穷的手段。但想必那些手段也有穷时,如今你我数万大军屯扎在豫章一带,足以抵御寇封了。佑平也能凭真本事,保境安民。”
这些可不全是废话,说实在的李典对于寇封的崛起,大部分归功于寇封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手段。
这在李典看来是铁一般的事实。人力都有穷时,何况是手段。
所以在战略上,李典绝对蔑视寇封。不过战术上,他却保持了谨慎。前日,屯扎在豫章的吴将全琮书信给他,讨论豫章防御。
他对于江东这铜墙铁壁的防御很是赞同,为了抗衡寇封,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
“希望如此。”李典的宽慰,以及现在江东渐渐稳固的态势,让周泰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点了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