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可是他本来也不是搞文学工作的,哪里记得住原著的文字,说的故事都不过是把记忆中的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加工一下,然后讲出来的。可今天在几家茶馆听到的可都是原著啊,怎么可能比得了?

“怎么不行?”马文涛理所当然的反问道:“就拿咱们今天听到那段评书来说,那个先生是怎么讲的?”说到这里,他略微停了一下,让谢宏回想,然后接着复述道:“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是这样,没错吧?”

谢宏点点头,他虽然不记得原著的细节,可是这评述的风格应该就是三国演义原著了。

“那谢兄弟,你还记得你是怎么讲的吗?”马文涛大有化身为话痨的趋势。

“关公拿刀在手,气势暴涨,怒目圆睁,有道是:关公不睁眼,睁眼就杀人……那颜良哪里见过这等气势,眼中只见那冷艳锯如天外飞虹,刀气如炬,直刺过来,却是丝毫不能动弹……二马交错间,只见所向无敌的颜良已经变成尸体落于马下,众兵卒都是大惊失色。”

“是这样,没错吧?”

谢宏脸上一红,他记不得原著,只好用了很白话的方式讲述。本来还想着如果这些名著还没出现,自己能占一个先机,可是原著在这个时代都是白话小说,自己这个算是什么?白话中的白话?

“董先生,你来评说一二,这两个段子哪个好?”马文涛见他不答,转头又问董管家。

“这个嘛,”董管家摸摸下巴上的赘肉,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若说是给读书人听,当然是茶馆中先生们说得好,他们的话本中的文采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若是给寻常人听,那就是谢公子的话本好了,这一番表述听完,那情景简直如在眼前啊。”

“董先生,你说的太夸张了吧?那段子只是我随便讲讲的,怎么能跟人家罗先生相比。”听他这样说,谢宏更是不好意思了,只当这二人都在恭维自己。跟古人较量文学素养,他可一点信心都没有,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哇。

“谢公子,你这就太谦了。”董管家正色摇头,“董某也读过圣人典籍,怎么会拿这等事开玩笑?公子说的段子虽然言辞浅显,不讲究韵味,可是听起来却是形象。大明虽然对士子优厚,可天下人大多数依然未经圣人教化,若是只是在市井间讲述评话,还是公子的办法来得好。”

“可不是么!”马文涛附和道:“谢兄弟,等回家我把刚刚的段子讲给二牛兄弟和晴儿妹子听,看看如何?其实不用试都知道,我在家把你讲的段子讲给我爹娘还有妹妹听,他们都说好,听的可入迷了,要不是咱们走得急,二丫还想去你家听呢。”

本来谢宏还有些将信将疑的,可见董管家说得郑重,马文涛也是连连附和,他也不由有些动摇。高雅还是低俗,这样争论谢宏在后世的网络论坛上也看见过,也没太留意,因为两边都有道理。

穿越后,见识过了这个时代的文人,谢宏在这方面也没什么底气。当日那一首送别,他自己已经觉得韵味十足,可放在王知县眼中,只不过是词曲搭配得很好罢了,其他人说起也不过是通俗易懂而已。经过此事,谢宏哪里还敢随便搞那些文学的东西。

现在听两个同伴一说,谢宏也是越想越有道理,本来他也不是想靠评书故事这种东西搏个文名,只不过是想用这样的故事聚拢人气,然后让正德也感兴趣罢了,那些文采什么的本来也不是最紧要的,哥又不想在明朝考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