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他们的忧虑是有道理的,若不是各堡垒中的军官都保持着理智,没杀人之前就红了眼,杀完之后更红的明军骑兵确实是打算追杀过去的。

多少年了,除了鞑虏大举入寇之时,宣府镇何尝引起过朝廷的重视?而边镇的普通将士和军户,这些卑微的存在,就更加入不了朝廷的眼界了,视若草芥是最合适的形容,到了最后,连这些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谁能想得到,皇上竟然亲自来了,就在刚刚登基半年后,而且来意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看看民生的疾苦,也看看边镇的艰辛,更加关心的是大家有没有吃饱穿暖!

皇上还明察暗访,只为诛杀那些蠹虫一样的贪官污吏,就算是传说中的那些圣君,也不过如此吧?整个宣府都在沸腾,整个边镇都在感动!

宣府城内,无数人在善祷善颂,恭祝圣天子福寿无疆,康泰吉祥;

边墙堡垒,无数战士都枕戈以待,浴血奋战,想用鞑虏的鲜血为圣天子奏响颂歌;

边墙之外,无数牧人在诅咒着让明军突然士气大振的罪魁祸首,是他让牧人们心寒胆战,便是放牧时也不得不战战兢兢东张西望,从前可是只有宣府的农夫才会如此的。

君恩深重,宣府军民都在思忖着如何能回报君恩时,总兵府又传出了一条军令,虽然是命令,可是每个听到这个命令的人无不欢欣鼓舞,恨不得立刻执行。

军令上说,皇上将与两天后起驾返京,圣谕有言,皇上临行前,想看一看宣府的将士们,想看一看保卫大明边疆的威武雄壮之师,并且为有功的将士颁下勋章!

总而言之,就是总兵府代传的是皇上的圣谕,而皇上要阅兵,要检阅宣府城的边军!

宣府城军民的情绪更加高涨,不用军令提示,无论军民,大家都开始准备起自己最鲜亮的衣物,士兵则是将衣甲擦得铮亮,武器也是连番保养,务必要让自己以最好姿态接受皇上的检阅,能见到皇上,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的机会啊。

那些曾经立过各种功劳的就更加激动了,大伙儿都知道了一个小道消息,那就是饿虎和他的手下都被皇上选为了亲军,要入京了!

嫉妒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很振奋,皇上果然是重视咱们边军的,饿虎那是什么人?那是纯粹凭了军功升的官,是宣府第一好汉,皇上既然选的是他,那就证明皇上重视的就是纯粹的军功,今天是饿虎,将来咱们立下了战功,那定然也是有机会的。

这场风暴席卷了宣府镇,最终的效果连风暴的中心人物自己都震惊了,听着钱宁念的,锦衣卫收集回来的民间颂词,又看看摞得老高,从边墙报来的斩首捷报,男主角朱厚照同学不由目瞪口呆。

好半天他才抬起头,赧然对导演谢宏问道:“大哥,我没有这么好吧?”

谢宏其实也很意外,他本来不过是想着造造声势,然后借着民意军心的势头回京,以对抗士大夫们可能的指责。这种手段在后世经常会有人用,尤其是那些无耻文人粉饰辫子酋长的时候,谢宏不过是照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