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那有什么好处?”马昂很认真的听着,手里还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了纸笔,大有把谢宏的话全部记录下来,作为备忘录的意思。

“好处可多了,”谢宏扳着手指数到:“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倭国战乱不休,永远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这样就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了;其次,这里的战乱正好方面咱们倾销各种产品,比如军火、奢侈品什么的;此外,还方便咱们控制各地的资源……”

他点点头,总结道:“嗯,日后还能用来演练新武器,最后还能给候德坊提供点剧本什么的,总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九州岛就是这两个了?”马昂一边努力记录着,一边还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谢宏看了看地图,指着九州岛南端的几个小岛说道:“看看情况吧,按说在咱们占据琉球之前,南九州也应该有个代理人才对……嗯,就选岛津家好了,他若是识趣,那就是第三个倭国千户。”

第461章 大丰收

收服两个倭国千户,并没耗费谢宏多少时间,他的精力都花费在了解倭国整体局势上面了。

解决了这些事之后,谢宏开始清点抢劫的收获了,比起还没入手的金山银山,这些已经吃在嘴里的,更加让他心情畅快。

想要在所有收获当中选出最丰厚的一项,即便以谢宏的精明,也是很难做到的,单纯从表面价值上来说,银钱是最大的收获。

粗略统计之后,谢宏发现,几十家海商的财货加起来,光是银钱就足有三四百万两银子!海贸代表财富,这话还真就不是虚言。

其实,船上除了银钱,还有很多货物,比如硫磺、铜锭这些东西,这些都是松浦兴信拿来抵账款的,也同样是谢宏急需的资源。以眼下他在大明受到的敌视,这些东西都是很难大量采购到的,所以,整体价值也是难以估量。

除了财货,那三百多艘福船其实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虽然比不上当年的宝船,可能也比不了大航海时代能够远航的帆船。不过,这些船在东海却是可以畅行无误。

无论运兵还是运物资,有了这些船,从旅顺补给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只消一个来回之后,朝、倭这边的计划便可以全面展开,节省出来的时间实是难以计数。

谢宏让海商们下船的时候什么都不许带,其实为的不是财富,而是船上的海图,直接抢可比他自己画快多了。

最后,就是那些意外得来的匠人了,尤以几个船匠和陶瓷匠最为重要。

由于地方性的差异,北方的陶瓷匠人比较少,无论是军中还是曾鉴收留的那些人,其中都没有擅长做陶瓷的,这也难怪,诸如景德镇等陶瓷名窑都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