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港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在于这位置,你们看,这里地处……”谢宏指着舆图,将自己对威海卫的分析重复了一遍,“威海卫,不单是军港和中转港口,顺便还能充当稽查之用,在这里设港,又何乐而不为呢?”
“你们想想,天下的中心是哪里?”谢宏的手由威海卫向左一划,重重的点了点,“是京城!等到海禁全开的时候,渤海湾势必商船云集,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大门口的金州和威海咱们都必须把握在手中,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侯爷指的是那个指挥使李玉出逃?”猴子问道。
“不错。”谢宏颔首微笑:“不管因为什么,他既然跑了,我就可以扣个临阵脱逃的帽子给他,顺便将威海卫清洗个干净,扶植些新势力出来。”
“就像那个赵忠?”
“不错,就象那个赵忠,他初任伊始,根基也不会太稳,所以就必须要向我这边靠拢得更紧密些。而开港之后,充任水手也好,还是自己操持海贸也罢,利益终究也是跟金州和辽东捆在了一起,等到一两年后,威海卫也就彻底掌握在咱们手中了。”
“到时候,侯爷全面开海的策略应该已经得以施行,威海卫正好可以作为整个山东的示范?”猴子眼睛一亮,把握到了谢宏的整体思路。
“侯大哥说不错。”谢宏很满意的赞许道:“若是一切顺利,今年应该就可以彻底稳定京畿周边,那么下一个目标,当然就是山东,然后就是江南。原本我的计划是循序渐进,不过既然刚好碰上这么个机会,那就顺便埋下一颗棋子好了。”
在边疆的卫所推行变革和行政,比在中原容易不少,因为卫所的阶层比较单一,只有相当于地主的军将,和相当于佃农的军户。只要摆平军将,再许给军户们美好的愿景,就能将他们绑上自己的战船。
而辽东则是边疆卫所中最容易搞定的一个,那里的地方势力,大多都是外来户,在辽东繁衍不过数代,还远远称不上根深蒂固,谢宏凭着皇权的威严和各种手段,轻易的取得了辽东的控制权。
可同样的套路,在不同的地方,却不能完全照搬。
威海卫成建是在洪武初年,就算是李玉那样的外来户,在这里也是已经呆了二十年,他手下的那些亲信更是关联甚广。
他们若是不跑,不管用什么名义,谢宏将其诛除之后,难免也会引起地方上的疑虑,得不到对方全心的配合,他那个瘟神的名号只能吓唬人,却没什么亲和力。
不过,那些人一跑,那就好办得多了。
若是谢宏没离开前,他们回来了,那自然没话说,直接宣旨拿下就是了,临阵脱逃可是军中一等一的大罪,行军法,任何人也没话可说。
他们若是不回来也不要紧,谢宏可以传令抓人,或者派人截杀,等威海卫这边彻底上了轨道之后,那些人就算侥幸逃了回来,也是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