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待那两人走近了,鲍伢亲自大声喝问道:“来者何人?”

两人在城门外百步停下,那个青衫男子放下罩在头上的帽子,抬头看着残败的城墙,露出一个放松的笑容,听了鲍伢的问话,他转头对身旁的白袍男子笑言道:“昔有墨者革离救梁城,今有法家窦非助番禹。”

停顿了一下,他大声向城头回应道:“大汉,窦非!”

……

窦非进了番禹城,经历几番波折和插曲,见到鲍管,并且告诉他,自己能够助他守住番禹城。

鲍管能接见窦非并不难理解,仅是他那句模糊的“大汉窦非”就足以让鲍管联想非非。现在的鲍管就像是陷入沼泽即将彻底沉沦的半死之人,任何一根能触摸到的稻草都会被他紧紧抓在手里,看看是不是救命稻草。

窦非说自己不是刘彻派来的官吏,只是个平头百姓,别说鲍伢不信,窦非自己都不信。一个平头百姓,你会知道现在番禹城正需要助力?就算你知道,别人逃命都来不及你还敢来?来了你就敢大言不惭说你能助人守城?

窦非越是如此说,鲍管就越是不信,而且十分乐意的将窦非的这话理解成刘彻的别有用意,或者别有苦衷。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窦非一到番禹城,便受到了军师级别的待遇,地位变化可谓是一步登天,便是同行的公孙策,也弄了一套极为威风的甲胄穿在了身上。穿上甲胄,公孙策悄悄向窦非感叹了一句:“想不到我公孙将军第一回着将袍,做的却是南越人的将军,这档子鸟事我活了二十好几年可还没想过,真是比刚拉出来的屎都新鲜。”

窦非却摇了摇头,认真道:“四海之内皆是大汉国土,南越也如是,所以你还是大汉的将军。最多,算是个不入流的将军罢!”

鲍管在城头阁楼内接待了窦非,两人相谈不到半个时辰,正是鲍管对窦非大加佩服的时候,有守城军士来报:“报,闽越大军正在集结!”

“余善已经开始调兵了!”鲍管坐着的身子下意识绷直了些,意识到失态的他顺势向窦非拱手一礼,语气诚恳道:“贼兵攻城在即,阁下可有良策助我守住城池?”

窦非淡然一笑,胸有成竹的派头十足,他对鲍管还了一礼,无比正经道:“开门,投降!”

第二百七十章 血火番禹城(二)

余善集结重兵当然不会是为了自娱自乐,攻城的命令已经下达,时间定在午时——那是个正暖和的时候,午时之前,全军将士饱餐一顿,养精蓄锐,分配攻城任务。

四月的南方已经不怎么寒冷,虫鸣鸟叫自天亮了便不曾断绝过,若不是在野外,这会儿还要热乎不少,即便如此余善也将攻城时间放在了午时,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自然要将任何事情都做到人力能及的最好的那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