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赵军合兵一处,西城守将自知难保,但是离军令状约定的期限还有两天,就算死他也得守住。为此他甚至下令处死了数十个畏缩不前的汉兵及其家属,其他的汉兵怕受连累,都敢怒不敢言,但是仇恨的火焰已经渐渐在心底燃烧起来……
看到虞允文率先取得了胜利,伤亡也不大,江晨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为了自己手下不再无谓地牺牲,她还是诚恳地向虞允文求教。虞允文也不藏私,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这攻城哪有事先通知对方的?”江晨星一听就愣住了,“虞相你的意思是佯攻?”
“不,不是佯攻。”虞允文的回答令江晨星彻底迷糊了,在她印象里虞允文可从来都不会乱来的。
但是现在江晨星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但接着虞允文又下达了一些令她更加惊讶的命令,他派人向城内喊话,要求城内的汉人在赵军攻城时作为内应,到了城破之时必有重赏,而攻城时敢于抵抗的,无论胡汉,格杀勿论!
江晨星不解地问道,“大人,要是真这么做的话,我们之前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虞允文摇头道,“无妨,即使是古代圣王,也有屠城的记录,只要将道理解释清楚即可。原则的确是要遵守,但遵守的不是形式,而是它的本质,这是我从大王身上学到的。何况,估计用不着屠城……”说到这,虞允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管怎样,赵军的这些动作在城内掀起了很大的波澜,那些汉兵的立场开始迟疑了。经过这些天的战斗,他们已经明白,只要赵军全力进攻,西城是根本守不住的,所以赵军的喊话毫无夸大之处。如果负隅顽抗,那肯定是死路一条,而且还得背上一个叛国者的骂名。但是自己的亲人都在金军手中,这可怎么办呢?
但就像特地要为他们解惑似的,赵军接下来的喊话指出了汉兵有亲人,那胡兵难道就没家人吗?既然他们可以拿你们的亲人来威胁你们,你们又何尝不能拿他们的亲人来威胁他们呢?
西城守将注意到军心开始浮动,不觉大为惶恐。要知道,城内的汉兵有二万多,而胡兵才三千不到,真要是哗变的话,根本不可能压制得住,再说城外的赵军难道是看戏的?为了震慑那些汉兵,西城查出了一些在士兵中搞串联的积极分子,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处以极刑。局势暂时是稳住了,但是这些人都是交游广阔之辈,他们被处死激起了亲友们心中的怒火。如果说原先汉兵心中的仇恨只是星星之火的话,如今已经渐渐有了燎原之势。而城外赵军的喊话也很配合地转换了话题,集中陈述金军当初的暴行和现在对汉人的奴役,汉兵们的怒火终于被引爆了。而这时城外的喊话进一步指出了问题的关键,现在城内的汉兵数量比胡兵多得多,为什么要听他们的摆布与赵军对抗,而自寻死路呢?
结果还没等到赵军攻城,城头上就竖起了降旗。胡兵之所以敢凭着那么点人数就控制汉兵,关键就在于他们知道汉人害怕他们。但是如今见到汉兵已经完全被怒火支配,而成为了勇敢的战士,强弱之势立刻倒转过来,很多胡兵反而跪地求饶,至于杀汉兵的家人,他们现在想都不敢想了。可是暴动起来的汉兵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他们心中被压抑得太久了。结果城内的胡人无论老幼,几乎全部被屠戮殆尽。而且随着暴动规模的扩大,不少人藉着混乱,开始公报私仇。幸亏赵军入城后用铁腕手段迅速稳定了秩序,不然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乱子。
江晨星现在是彻底认输了,她不得不承认虞允文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尤其是在谋略和判断上。尽管如此,这次北伐战功第一的荣誉,她可不想拱手相让,毕竟按赵国的军规,一线搏杀的将士赚取功勋要容易得多。不过这时江晨星突然发现,此次行动好像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虞大人,我们这样全军出动,海州不要紧吗?万一金军用轻骑突袭的话,海州目前只剩万把人,还基本是新兵,很危险啊!如果海州落入金军手中,我们的粮食补给就会出大问题,到时候怎么办?”江晨星忧心道,她可不想将粮草这样的命脉寄希望于南宋朝廷。
第三百四十七章 战争机械
“将军勿忧,海州虽然兵力不足,但是我将秘密武器留在了那里。守将虽然欠缺些经验,但是都与金军有刻骨之仇,一定会死战到底。金军短期内要瞒过我们的耳目调集大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游骑的话,光守军就足以应付了!”虞允文自信地笑道。
江晨星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事实,金军三千多游骑突然兵临海州城下。而守军普遍没有战斗的经历,不免有些惊惶,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出来对着其他几个比他更年轻的少年军官说道,“不用惊慌,城外的金军并不多,而且骑兵攻城能力很差,对我们没有多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