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皇帝喜好武艺,则臣民习武之风必烈;皇帝偏爱音乐,则民间遍布丝竹;如是而已。若皇帝偏好的是习武读书之类的行为,令臣民效仿,自然是好处颇多。而演艺音乐之类的,对国家而言没有半点好处,供人娱乐而已,若过分繁荣,其他行业势必受到冲击。优伶戏子是不从事生产的,也就是说他们得靠人养活,而即使以本朝的空前繁荣(经济上),也达不到一人生产便能养活两人的程度,呃,把人改成户更准确些。若这类人口过多,其危害远比少那么点生产人口要大得多,这里还没考虑因为娱乐过度而影响生产的因素。再加上要成为优伶戏子的门槛很低,影响较之那些只适合上层的行业更大。”赵抗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檀毫不客气地打断了。
“你说的这些也许没错,但即便如此,你也不必那样过分啊?你知不知道,很多女孩子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在演出的间隙出卖肉体,难道你就忍心吗?”刘檀急道,凹凸有致的酥胸因为情绪激动而剧烈地起伏。
不过赵抗现在可无暇欣赏,若是刘檀被气坏了身子,他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毕竟即使只考虑实用方面,刘檀对赵国也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赵抗的回答很是干脆,“活不下去大可以转行,何况剧团里的女子大多容貌不差,嫁人的话不难找到好人家。那时即使只靠丈夫养活,也不至于那么困窘了。”
“可是对喜欢演戏唱曲的她们来说,怎么可能舍得离开这一行?”深爱艺术的刘檀对那种痛苦感同身受,几乎都要流出眼泪来了。
“我虽然不喜欢这劳什子的艺术,但我也知道它的魅力不是一般地大,对孩子来说尤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令他们为之疯狂。”赵抗长叹了一声,“要不是这样,我也就无需这么苛刻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戏子风波(四)
“你也知道,小孩子是很能模仿的,而兴趣恰是学习的两大动力之一。如果他们以前线将士为榜样,我国日后便会多出一批英勇无畏的战士;若以清廉正直的文官为榜样,我国日后也可以得到才德兼备的官吏;即使他们以农民工人为榜样,我国日后也可以获得新的可靠税源。可如果他们都以优伶戏子为榜样,我国哪里需要那么多唱戏的人啊!”赵抗苦笑道。他对少年儿童的这种盲目崇拜,既有些无奈,又有些羡慕,因为他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并没有产生过类似情结,现在即使想体验都是不可能的了。
“这倒也是,不过你也不能那样做啊!”刘檀也不自觉地跟着叹了口气,“你说是两大动力,除了兴趣之外,还有一个是什么?”
“是需要啊!”赵抗终于不再拖沓地给出了答案,“小孩再怎么感兴趣,若是日后前途渺茫,他的家长也是绝对不会允许孩子干这一行的。他们的兴趣我管不到,这种追星(出自陆仁语录)的行为我也改变不了,所以我只能从需要上入手进行控制了。”
“追星?这个词语倒是挺贴切的……”刘檀自知赵抗的决心不可动摇,也只能为那些同好们默哀了。她虽然不怕赵抗,但毕竟手中无权,只要赵抗不松口,她就还是一点办法没有。何况即使耍流氓,她也远不是赵抗的对手……
就在刘檀快要走出大殿的时候,赵抗却突然开口叫住了她,“等等,先别急着走。”
“怎么?陛下您还有别的旨意吗?”刘檀心中有气,回话时也毫不客气。
“戏子的待遇我不会改变,但你说的这个剧团我还是可以帮一下的。”赵抗轻叹道。
“我有钱,用不着你猫哭耗子假慈悲!”刘檀冷哼了一句,连头都不回就要出去。
“你给我站住!”赵抗一声断喝,“转过身来,先听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