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会议上,祖大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否定了易土生‘围魏救赵的’战略,他的论点是这样的:“各位将军我已经仔细的看过了奥地利的地图,发现他的西部和南部都是山区,北部和东部都是丘陵地带,而且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森林,如果我们从这些地方进攻,很容易遭到埋伏不说,而且很容易迷路,最重要的是粮食转运成了一定的问题,我觉得这样不好,这一仗很有可能失败。”
易土生道:“那你照你的意思我们应该放弃这次进攻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大明朝的颜面何在,我们这些人回去之后还有脸见皇帝吗?”祖大寿拱手道:“王爷放心,末将当然不是那个意思,末将只是想起了当年成吉思汗消灭金国的战略,说穿了就只有四个字‘假宋灭金’,就是说我们要从匈牙利的国土过境,直接侵入到奥地利的平原地带,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跟我们正面作战,而且我们还可以要求匈牙利攻击粮草,另外,我还有一个‘假途灭虢’的妙计,就是我们消灭了奥地利之后,回过头来在消灭匈牙利,这样的话,可以省下不少的时间,各位将军,你们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那些将军们还没有做声,易土生已经哈哈的笑起来,拍着祖大寿的肩膀道:“祖大哥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大英雄,这条妙计简直太好了,如果按照你的策略,我们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夺取欧洲中部,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可是我只是害怕万一匈牙利拒绝了我们借道的请求该怎么办?”祖大寿道:“这个基本上不用担心,因为这件事情毕竟是匈牙利求着咱们,他们要击败奥地利必须仰仗咱们的兵马,他是在没有理由拒绝咱们的提议。只要咱们在心中晓以大义就可以了,然后再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出使。”
易土生看了看曹化淳,曹化淳还以为这次的肥差又落到了他的手上高兴地不得了,但易土生立即又把头扭了过来,指着祖大寿道:“祖大哥你文武双全能言善辩,我看这次的出使任务非你莫属,你就跑一趟吧。”祖大寿拱手道:“末将遵命。”
这件事情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匈牙利的军队每天都在溃败,奥地利已经袭击了他们几十个城池,眼看就要逼近首都维也纳了。祖大寿第二天早上草草的准备了一下,立即起程前往匈牙利。一路上快马加鞭不敢耽搁,大约两天后就抵达了匈牙利的首都。
匈牙利人正处在万分水深火热之中街头巷尾戒备森严,祖大寿一进城就被守城门的士兵给拿下了,但他们看到祖大寿是个中国人,而且穿的非常华丽富贵,也不敢轻举妄动,立即展开询问,祖大寿非常不高兴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守城门的管理立即通知了外交大臣,外交大臣哈里森侯爵立即把祖大寿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听说哈里森是外交大臣,掌握着和各国沟通的权利,祖大寿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开门见山的说:“是这样的,我这趟来是奉了大明朝平西亲王的命令,前来向你们借道的,平西亲王很重视和匈牙利之间的关系,知道奥地利人前来侵略心里非常的召集,决定亲自带兵救援,可是波兰和奥利里德接壤地带到处都是悬崖峭壁,非常难以行走,所以我们想要跟贵国借道,从你们的国家出发去征讨奥地利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
外交大臣虽然是个不小的官,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也决定不了所以他只能稳住祖大寿,然后自己进宫去向皇帝报告。皇帝斯塔图三世一听中国终于派人来了,高兴地手舞足蹈,他知道自己的国家可以保住了,可是当他听到中国人想要借道的时候,也犹豫了一下,想必假途灭虢的故事他也听说过吧。
外交大臣看出了皇帝的心思,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就坚定了皇帝的决心:“反正您已经答应把一半的领土给中国人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就答应了祖大寿的请求,祖大寿志得意满,马上离开匈牙利回到了波兰向易土生报告。
第703章 里应外合
奥地利和匈牙利一样同样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国家,所有的邻国也和匈牙利相似,两国的边境线仅仅隔着一条河流,前些年奥地利进行了土地改革,国家迅速的强大起来,巴本贝格王族早就看中了匈牙利这块地盘,这次出兵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他们之前,中国人会突然来插上一腿。
奥地利拥有八个州,人口一百六十万左右,首都设在布尔根兰。这一次奥地利总共出兵四十万,一举抢占了匈牙利的五个州,匈牙利的十个州剩下不到一半,皇帝虽然依旧住在维也纳,但是已经兵临城下,如果中国不参战的情况下,很可能被生擒活捉。
易土生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毫不迟疑立即发兵从匈牙利入境,直达维也纳城下,匈牙利皇帝斯塔图三世,亲自出城迎接,并且带来了大量的美食和金银财宝,易土生把美食和金银财宝全都分给下面的将领和士兵们,鼓励他们努力作战,争取一举消灭奥地利。士兵们开始的时候心里都有些别扭,为了别的国家打仗这还是又一次,现在得了一些好处,心中的情绪才算是平复下来。
斯塔图三世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和国家不惜在全城百姓和二十万明军面前给易土生下跪,请求易土生:“大明朝的王爷,我们匈牙利已经无路可走了,您是上帝派来拯救我们的大善人,希望您旗开得胜一举把奥地利人击败。”易土生为了鼓舞士气,更加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好了,本王百战百胜攻无不克小小的匈牙利算不了什么,我一定会把他们赶出你的国土。只是粮草和军饷方面希望皇帝陛下认真供给,千万不要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