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张平和张裕总感觉在扳倒张芳的手段和借口上有些滞涩,听了毛遂的话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正所谓民心可用,一旦韩人将愤怒撒到张芳的头上,张芳还有翻身的可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种事赵括当然不会出头,这也是他找张平过来的原因,赵括将所有的细节,尤其是如何利用民心和舆论的重点都告诉了张平,看到张平和张裕高兴的屁颠屁颠的走了,赵括和毛遂也是相视一笑。
“括少这一招实在太厉害了,民心虽然愚昧,可愚昧也有愚昧的好处,只要糊弄一下就会上钩,何况还有好处可拿。”毛遂语含钦佩道。
赵括笑道:“其实真正可用的并不是平民百姓的愤怒,而是弱小贵族的欲望,在张氏的打压下,韩国没有别的出类拔萃的贵族集团,可是那些小贵族也有不少,只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看到扳倒张芳的好处,我想他们会发出比平民百姓更大的力量,这就是权力的诱惑,利益才是最终的筹码啊!”
第二百一十二章 战例研讨会
白起不愧为当代第一名将,不到十天时间就有消息传来,白起三战三捷,尽歼五万韩军精锐,秦军挟大胜之威席卷陉城九地,兵锋直逼河水,消息传来,韩国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赵括没隔多久就拿到了陉城之战的材料,这还多亏了遍布天下的墨家子弟,没有他们,想要得到第一手材料无疑非常困难。
“真是蠢货。”赵括看到资料上写着韩军将领轻易的被白起调动起来,不由得咒骂了一声,当他往下看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韩军将领,因为白起所用的战术实在太刁钻,就是换做自己当韩军主帅,也跑不了被调动随即歼灭的命运。
白起袭占陉城后北上,料定韩军会在皮牢裹足不前,打了一个时间差,分兵五千急速南下,在皮牢城附近驻扎,瞧准时间一举断绝了韩军的粮道,没人知道秦军是怎么来的,韩军纷纷退回城中坚守,惊慌之下顿时使皮牢成了一座孤城,等韩军的主将得知城外只有五千秦军后,毅然决定出兵,想用两万韩军歼灭五千秦军,如果事实如此,五千秦军确实得埋骨他乡。
而这个时候白起已经率主力南下,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两万韩军一晚被全歼,接着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攻城战,皮牢城小,如何当得五万虎狼之师的攻击,坚守了一天一夜后被秦军突入城中,三万韩军也被屠杀殆尽,韩国最有作战实力的五万百金之士就这么报废了,在惊叹白起作战如神的同时也让人对韩军的遭遇扼腕叹息不已。
赵括手中拿到的资料并不是详细资料,只能笼统的看个大概,他在纸上书写了一下思路,着人把毛遂叫来和他一同参考。
“先生,咱们手上的资料虽然不详,但是总的来说很准确,先生认为白起这一战胜在哪里呢?”赵括问道。
毛遂看了资料,又看了看赵括所写的思路,道:“总的来说韩军和秦军的战斗力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打个比方说秦人身体强悍,一个秦国士卒就能顶三五个韩军士卒,也就是说,秦军和韩军的兵力虽然相仿,可从实力上来说,秦军等于动用了十五万大军来对付韩军,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韩军岂有胜利指望。”
赵括知道毛遂分析的有道理,可那是实力方面,完全可以用有效的战略战术来抵消化解,道:“先生如果担任韩军的主帅,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毛遂笑道:“面对虎狼之秦,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撤退,诱使秦军深入,白起不是喜欢打歼灭战吗!那就不给他歼灭的机会,使秦军的战线越拖越长,从中寻找机会反扑。”
“先生的战术太保守了,这么做虽然能够寻找秦军的破绽,可韩国拖不起呀!如果我是韩军的主帅,绝不会这么做。”赵括顿了顿道:“韩军的战斗力不行,这无法改变,但是绝对可以在战术上进行弥补,比如将五万韩军分散开,每五千人为一军,越过秦韩边境前去袭扰秦国领土,在秦国境内解决后勤补给,这么做好过据城而守,也能给秦国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其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