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晚唐[校对版] 木子蓝色 2003 字 2022-11-12

李茂勋,在晚唐五代,有两个李茂勋都比较出名。第一个李茂勋,原本乃是回纥阿布思之裔,张仲武时,与其侯王皆降。资沈勇,善驰射,仲武器之,任以将兵,常乘边积功,赐姓及名。这个李茂勋乃是一个回鹘贵族,投降张仲武之后才被赐国姓汉名。

还有一个李茂勋,却是岐王李茂贞之弟。唐末为凤翔都将,茂贞表为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中。后来他全家被朱温俘虏,便归顺了朱温,并改名叫周彝。

既然是幽州来的李茂勋,那定然就是回鹘人李茂勋了。

这个人在李璟的印象中,可不是什么好鸟。算算时间,好像距离历史上记载的幽州兵乱已经没多久了。史载,因为此时的卢龙军大帅张公素为人残暴,而幽州大将纳降军使陈贡言在卢龙军中却极为威信。这个李茂勋便派人暗杀了陈贡言,然后打着陈贡言的旗帜举兵反叛,进攻幽州张公素,自称是陈贡言的先锋部队。张公素迎战,兵败逃到长安。当李茂勋进入幽州,人们才知道这不是陈贡言,但也只能支持李茂勋了。

这件事情可谓是相当的稀奇,也可心看出这个李茂勋的狡诈。

现在幽州还是张公素做节帅,陈贡言也还没有被暗杀,不过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李茂勋前来,绝无好事。

不过因为李茂勋派使者前来,使得李璟的目光也不由注视到了与辽南隔海相望的幽州。

幽州乃是河朔三镇之一,也是老牌的割据藩镇。

唐玄宗先天二年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幽州,统辖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9州。天宝元年,改为范阳节度使。

天宝之时,节度使安禄山以范阳、河东、平卢为根据地,发动叛乱,建立大燕,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后,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因领卢龙军,又称卢龙节度使。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叛将李怀仙投降唐朝,唐朝为了笼络河北旧部,任命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四镇之乱时,幽州朱滔自称冀王。元和十四年(819年),卢龙节度使刘总的臣服,标志着元和中兴的顶峰。两年后,朝廷任命文官张弘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但由于处置措施不当,卢龙节度使又被武将把持割据。直到唐朝灭亡。

张弘靖处置不当,使得幽州部将朱克融率兵夺得幽州后自立,再次拒绝朝命,拥兵自重。

朱自融出身名门,祖父是原卢龙节度使朱滔,唐德宗时,朱滔的哥哥朱泚闲居长安,趁泾原之乱,自立为大秦皇帝,围德宗于奉天,事败被杀。朱克融少年时即在幽州担任小校,事奉卢龙节度使刘总,后刘总欲归长安,恐将校为变,便将有野心的将领一起带到长安,朱克融也在其中,后其私自归镇。

当时,天下承平,宰相崔植、杜元颖不知兵机,亦无远略,认为两河地区已经平定,于是调毫无政治经验的张弘靖接替刘总任卢龙节度使,张弘靖为人矜持,终日沉默不语,对将校并不为礼,因此不得军心,又信任幕僚韦雍,让其执掌政务,军心越加不满。821年7月,韦雍骑马出行,有小校冲其前导,韦雍要杖责他,军士不服,张弘靖命都虞侯追究,意欲严办,于是军中大乱。当夜,士卒连营呼噪,将校不能制,遂攻入府舍,掠夺张弘靖家中的货财、妇女,囚其于蓟门馆,杀幕僚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都虞侯刘操、押牙张抱元等人。

次日,军士自悔,一起到馆中向张弘靖道歉,请求重新奉其为主帅,但是张弘靖拒不回答,军士们互相商量道:“相公无言,是不赦吾曹。军中岂可一日无帅!”于是大家奉宫中旧将朱洄为留后,朱洄辞以年老,推荐儿子朱克融继位,大家表示同意。

消息传出,唐朝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调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但刘悟畏惧朱克融兵强马壮,不愿赴任,于是回任昭义节度使,朝廷只好加授朱克融为检校左散骑常侍,授以符节。

朱自融为节帅之后,十分猖狂,826年5月,幽州军乱,将士杀朱克融及其子朱延龄,另立其子朱延嗣为卢龙节度使,但朱延嗣为人凶暴,不恤将士,很快就为都知兵马使李载义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