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看到了只有北极圈内才会出现的极光。”一名在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上的服役的军官,在战后满是迷醉和心有余悸的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由于大量黑色的乌云在天空聚集,以至于正午12时的北海初秋,光线昏暗得仍像冬月的清晨;然而在那一瞬间,这片天海中的光亮却陡然提升了数个级别。于是我有幸在少年时的圣彼得堡之旅后,又一次领略到了这番壮美的场景。然而很快,最不愿意听到的大口径炮弹的尖啸声却已然在耳,于是我当场反应过来,并开始向上帝祈祷我们的船不要被命中。”
“轰!”数百发大口径炮弹怒吼着一头撞入大海,德国战列线所在的海区登时如同炸开一般,波涛喷涌,冲天掀起无数根数十米高的摩云水柱。银涛滚滚,在半空中停滞了5、6秒后随即轰然塌陷,激起喷薄激荡的澎湃涛澜。一发从特拉法尔加号上打来的343毫米炮弹,鬼使神差的击中了腓特烈大帝号的舷侧装甲带,船体剧震,当空蓦地绽放开一团炽目绚丽的巨大光团。英格诺尔无暇关注座舰的损失情况,立即朝直通主控室的传声筒大声道:“全舰射击,右舷接敌!”
轰鸣震响,气浪滚滚如奔雷。长达数十米的炮口光焰如同赤龙出海一般怒喷而出,光芒闪耀,将整艘战舰的舷侧都映成了一片彤红色。继腓特烈大帝号开火之后,其余40艘德国主力舰也都向对方爆发出了自己的怒吼;虽然采用半齐射的德国舰队在首轮声势上远不如大装药全齐射的英国同行,但得益于同样庞大的数量基底,它们同样是在海面上凭空推起了一排高阔宽广的巍巍火墙!从英国舰列的视野望去,远方的德国舰队所在地同样是一片宛若云霞冲舞的令人心醉的场面;大口径炮弹轰鸣落水所激荡出的滔滔水柱,让整片海面都为之彻底沸腾。
“在决定生死的战斗来临之际,很多人都会感到彻骨的恐惧,然而那天的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担心自己会就此去见上帝。因为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容不得有丝毫其他的念头来影响到自己的行动。数百公斤重的炮弹必须被反复快速装填,以保证每20秒钟就能进行一轮半齐射。而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后取出棉团、聆听从中央火控室所实时传来的新一轮射击参数,调整水压机对火炮耳轴的驱动角度,随时注视炮塔顶部的发射红灯……这些眼前迫切需要得到执行的工作,都使得我们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忘却了死亡的威胁和恐怖。”一名德国炮手在事后被问及自己在海战中的表现时如是回忆道。
空中炮弹呼啸穿梭,不断撞击在深蓝色的浩淼海面上,激起一根根山岳冲天般的巨大水柱。对于一战时期的火控观瞄而言,15万码的交战距离显然有些过于遥远,除了个别偶然性的运气弹之外,双方数百门大口径火炮的初期合唱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战果。见到这一场景,杰利科和英格诺尔都不约而同的下令舰队进行半个罗经点的偏转,以拉近两支梦(雾?)之舰队之间的距离。
随着目标在双方测距仪中的成像越来越明显,对距离的测算和着弹点分布的反馈也愈发贴近真实,炮火的精准度也出现了直线上扬的趋势。一排炮弹袭来,在“皇家方舟”号战列舰周围激起参天水柱。英国水兵骇然发现,自己的战舰已经先一步被对方战舰形成跨射;这意味着只要对方的人品不是负数级别,己方舰艇在这种大致呈正态分布的炮火打击下很快就将被命中!
“轰!”仅仅过了四十秒,皇家方舟号上的水兵便感觉到了一阵剧烈的颤动震抖;一发350毫米穿甲弹轰然飞撞在后部舰桥上,不仅两具探照灯被直接炸飞,背负于舰尾的x炮塔也被巨大的冲击气浪震坏了一座水压机,导致其中一门火炮无法进行俯仰而失去战斗力。这是紧跟在旗舰腓特烈大帝身后的阿尔伯特国王号的成果,它为之前不幸被英国人击中的姊妹舰腓特烈大帝号复仇了。之前命中敌舰的大舰队总旗舰特拉法尔加号和当前被击中的皇家方舟号,都属于常备排水量23000吨的乔治五世级。这级英国于1910年批量建造的舰艇,虽然号称拥有305毫米厚的水线装甲,但这部分装甲的高度只有惨不忍睹的1米多,绝大多数炮弹都得依仗其中部和上部的229毫米装甲来提供相当有限的防护。
继皇家方舟号被命中后不久,英国其他主力舰上也随之迸炸开一个个巨大的血色云团;火光浓烟直冲起数十米高,原本空无一人的船上医院很快就被抬入了大量的重伤员。优秀的光学测距仪,以及更加高效的射击方式,使得德国战舰又一次较英国同行先一步找到了正确的射击参数。而此时的英国主力舰为了顾及队列,不可能实施大范围的机动规避,而这也为德舰的连续命中创造了条件!
第466章 勇烈
炮火轰雷叠爆,狂涛澎湃掀卷,伴随着一阵阵宛若极光云霞的铺天光焰的亮起,这方海域都如同在被愤怒的海皇波塞冬给狠狠搅动,激起无数沸腾般的冲天水柱。巨大的钢铁艨艟在一片林立的参天水柱中径直前行,粗长主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不断有飞散迸甩的浪花狠狠冲刷在甲板上,水雾蒙蒙。狂风呼啸,硝烟滚滚,水兵们耳中所充斥的满是一刻也不停歇的震响惊雷,而那令人恐怖惊惧的磅礴声威,便宛若万千狂狮怒虎,咆哮着直接冲踏到自己的面前!
领衔整条战列线的德弗林格尔号的指挥塔里,希佩尔凝望着远方与自己并驾齐驱的英国战巡,一丝冷冽的笑意悄然在他嘴角浮现了出来。经过三个小时的机动之后,自己和贝蒂的战巡舰队竟又一次处在了针锋相对的位置上,而双方当前的角度和距离也都极其利于决战,可谓是由上帝之手所安排的宿命间的对决。通过前段时间的战斗,希佩尔心中对英国战巡的畏惧已经消失殆尽,现在就是他狠揍对方战舰,并完成敌前横切、抢占t字横头的最好时机!
“轰!”雷鸣震吼,红光飙卷,德弗林格尔号又打出了一轮声势惊人的射击;一发350毫米炮弹势若彗星流舞,猛然怒撞在狮号的舰艏甲板处。奔腾狂暴的爆炸气浪摧毁了三个水兵住舱和附近的医院舱,在此前的战斗中便已人满为患的船上医院,顿时成为了断肢乱舞、血肉横飞的惨烈地狱。连同医生在内的五十余名水兵被瞬间杀死,火焰和毒烟统治了其间的所有区域。崩裂的钢板发出几乎要将人耳膜撕裂的尖锐声响,甲板和内部舱室更是如同纸片搭叠,在爆炸的剧烈冲击下被扭曲成令人触目惊心的麻花形状!
听到损管部门报出的恐怖死亡数字,司令塔中的贝蒂惊怒更甚。在几个小时之前的战斗中,自己便是在对方快速精准的火力面前连续损失了3艘战巡;而现在,这帮汉斯竟又再一次抢到了战斗的先手。截止到目前,狮号累计被命中8发350毫米炮弹,一座主炮塔被毁,官兵死伤早已突破两百;照这个情况打下去,之前玛丽女王号被瞬息击沉的情形很有可能将再一次重演!
1912年8月28日,标准排水量24300吨、满载排水量27500吨的德弗林格尔号,在万千民众的一片欢呼声当中,加入了德国公海舰队的作战序列。对于这一情形,坐在伦敦高级办公室中的大佬们不以为然。因为在3个月前,皇家海军就已经得到了两艘能与之抗衡的战舰。1909年开工的狮和皇家公主二舰,常备排水量26270吨,装备8门343毫米l45主炮,最高航速更是可以达到275节,远胜于对方的25节。虽然狮级的主炮口径较对手的350毫米略小,但身管却比对手的l424要长;加之这门炮能以强装药发射嗑药炮弹,因此实际火力并不落下风。而面对德国战舰可能更甚一筹的防护,英国海军高层同样没有在意;这除了当时执掌海军的费希尔对“速度就是装甲”理论的信奉之外,英国海军对炮弹穿深能力的认识不足,也是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当前,与大口径火炮相关的具体技术都被各国海军列为绝密,英德这种互为假想敌的海军更是不可能获得对方的炮弹;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海军都是用自己的炮弹做穿深试验,而后根据自身主炮的穿深数据来设计战舰的防护。英国战舰的悲剧由此产生。由斯柯达在1907年首创的硬被帽穿甲弹,仅仅传授给了与奥匈签有攻守同盟的德国,其余列强均无福消受;而英国虽然在其1904年竣工的敏捷级二等战列舰上就创造性的配备了被帽穿甲弹,但其被帽的硬度却远不及奥匈的同类型货色,之后的十余年间也未能对此做出革命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