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尼古拉并无反应,苏克霍利姆诺夫鼓足勇气,又道:“法国人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天知道巴黎什么时候会在德军的轮番狂攻下失陷;英国海军更是遭受了空前的惨败,他们在北海、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颓势几乎不可逆转。德国人即将重现他们在1871年所收获的荣誉。帝国和柏林之间并没有核心利益冲突,完全可以在双方还没有彻底打出仇恨来的当前选择停手,不去当英法这两个注定会失败的国家的陪葬物。通过之前的战斗,我们早已经尽到了身为盟友的责任,现在他们大势已去,帝国另谋打算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了。”
“现在要求停战?然后再以当前的军事分界线为新的领土边界,向德国人拱手让出整个波兰;并自此彻底退出巴尔干半岛,舰队永远被封锁在黑海之内?”
尼古拉淡淡开口,其话语中所蕴含着的冷冽之意却是让苏克霍利姆诺夫的后背瞬间寒毛直乍。见陆军大臣噤若寒蝉,尼古拉不由得冷冷哼了一声。过不多时,他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之色,似痛苦、似庆幸、又似悲哀,道:“八年之前,帝国和日本之间所签署的合约没有割让一寸国土,没有赔歀一个卢布,然而这一情形在今天却是不可能再有了。当年的英国人和法国人都需要我们来牵制德国,所以才竭力向日本施压,令其不能在谈判桌上索要太多的利益。而在今天,我们又能有什么条件来与德国人和谈?”
听到沙皇的话语,苏克霍利姆诺夫心中发苦;作为任职六年有余的陆军大臣,他非常清楚俄国的军火工业在自己先前的执掌下究竟虚弱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而经过这三个多月的战争之后,他更加明白这些东西对于前线战争而言究竟起到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骑兵和马刀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战争早已是大炮和机枪决定胜负的时代,而俄军最为缺乏的正是这些东西。虽然苏克霍利姆诺夫此刻已经有心亡羊补牢,意图通过结束战争来重整俄国的军工体系;然而看到尼古拉那坚定决绝的神色,他又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多说一言?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被德国人接连击败;不仅损失了大量兵员和武器,更丢掉了整个波兰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俄国巨人的声威在他的指挥下声败名裂。”尼古拉二世轻声开口,话语中却满是不容违拗的命令之情,“因此,他已经不再适合担任俄罗斯帝国的战时总司令,北高加索将是他最适合去指挥的地方。”
苏克霍利姆诺夫心中微微一凛。虽然他和尼古拉大公有着很深的过节,然而他却不得不承认,大公是当前俄国军队中难得的拥有不俗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的核心将领。而当前听尼古拉二世的意思,竟是准备免去尼古拉大公的总司令职务,改派到鸟不拉屎的北高加索山地去和土耳其人作战!看着尼古拉那张已经写满了“我意已决”的脸,苏克霍利姆诺夫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准备让何人来接替大公的职务?骑兵上将阿列克谢·勃鲁西洛夫颇具才华,或许能胜任总司令一职。”
尼古拉摇了摇头,道:“这些军官们已经被德国人给吓破了胆,让他们指挥军队,只会在德国人的进攻面前一退再退。这一次,我要亲自前往前线担任帝国军队的战时总司令,统领大军击败德国人,重新夺回失去的华沙等地。我离开之后,朝中大小事务均由皇后决断。有圣师格里高利·拉斯普京的辅佐,朕的帝国同样会运转地井然有序!”
苏克霍利姆诺夫瞳孔收缩,心中已经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第484章 新一轮部署
9月2日,尼古拉大公被解除了俄军总司令的职务,并被派到北高加索指挥和土耳其人的战斗。由于俄军在战场上远甚于历史的巨大失利,使得这位颇富才华的将领在仅仅担任了四个月的最高统帅之后就黯然去职了。然而俄国接下来的举动,却是让各交战国都大吃一惊:接替尼古拉大公担任总司令一职的,并非是任何一位现役的高级将领,而竟然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
在欧洲的历史中,君王直接担任战时最高司令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而有的君主甚至还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英明统帅。无论是以一己之力独斗法奥俄三国长达七年之久的普王腓特烈大帝,还是几乎横扫了整个欧洲的法皇拿破仑,都展现出了比他们的手下将领还要杰出的军事才华。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当今的沙皇都完全不是他们那样的天纵之才。
他没有在军校中受过系统的教育,之前的日俄战争也只是呆在距离前线超过9000公里的皇村之中等候消息;而唯一一次涉足战争的军事决定,便是让波罗的海舰队发起3万公里的超长远征,并将一票根本不适合远洋作战的老舰都给硬塞进了远征舰队当中,以求为俄罗斯帝国夺回荣誉。而这么做的结果也已经是尘埃落定了。俄国舰队在对马海战中狂送人头,不仅造就了日本海军那无与伦比的空前大胜,更彻底掏空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力量,以至于当前的波罗的海舰队,被德国的几艘老前无畏就压制得连芬兰湾的门都出不了!
盖因此故,当兴-鲁得知自己的正面对手变成了沙皇本人的时候,心中那原本还对俄国军队留有的最后一丝忌惮之意,也随之彻底消失殆尽。现在唯一让他们感到忧虑的,便是己方兵员的补给。经过之前的连续几场大战,德军同样蒙受了相当程度的伤亡,当前各军的减员几乎都达到了满编时的四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奥匈军队战斗力有限,使得最为关键性的硬仗都不得不靠德军顶在最前的原因。对于这一情形,兴-鲁已经无力再去责怪队友,他们只能向后方发出求援电报,期盼统帅部能将更多的兵力调往东线战场以应对时局。
“东线那对孪生兄弟又来找我们要兵员和装备的补给了。”
沙盘垒砌,地图高悬;位于法国梅济埃尔的前线司令部里,总参谋长小毛奇正看着副手施泰因中将递来的电报愁眉不展。由于性格使然,尽管当前德军在东西北三条战场上都取得了令国民为之无比振奋的辉煌胜利,但在最终停战合约的签订之前,这位“可悲的恺撒”始终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忧虑沉吟。由于马恩河之役中清英的救险,使得德军如历史上一般的雪崩式退却并没有出现,而小毛奇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总参谋长之位,继续执掌这架令人望而生畏的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