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陛下深谋远虑,对战场局势洞若观火,纵观我俄罗斯帝国数百年的历史,又怎么会有陛下这样的天纵英才?在陛下的英明指挥下,俄罗斯帝国的大军必将踏破布勒加斯特,将那个顽固的老卡罗尔国王发配流亡到圣耶拿岛上去!”阿列克谢耶夫恭谨开口,谀浪如潮,毫无心理压力的将尼古拉吹嘘成了超越库兹涅佐夫、苏沃洛夫公爵等名将的天才军事家。

尼古拉微微摆手,示意自己没有阿列克谢耶夫说的那么英明伟大,可是那嘴角怎么也藏不住的得意笑容,却是完全暴露了他真实的内心。他从地图上收回了目光,微笑道:“那么,这个计划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阿列克谢耶夫你负责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同时和圣彼得堡中的苏克霍利姆诺夫筹备粮食、军火等物资的供给。另外致电皇村中的拉斯普京圣师,请他向圣母玛利亚祷告,保佑我俄罗斯帝国大军此去能一举破敌。”

阿列克谢耶夫恭声称是,心中却是狂喜得要爆炸开来:让自己总督后勤事务,不知道能从中捞得多少油水!这一趟生意下来,自己怎么也得有个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卢布进账,那几个被自己包养的可人小娇娘,还不在接到各种金玉首饰等礼物之后乖乖洗剥干净,顺从万分的钻进自己的衾被?

……

根据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俄军开始了针对罗马尼亚进攻的全面调度。大量军队向南乌克兰集结,其番号已经涉及了4个集团军。不过相较于德国同行们的调度,俄军的转进速度则要迟缓多了。由于其在欧洲部分的铁路密度只有德国的十分之一,运力十分有限,大量军队不得不靠徒步赶到目的地;不过让这些俄国军队感到“庆幸”的是,由于物资和辎重十分有限,大炮更是军队当中的珍惜事物,使得俄军几乎是在以轻装状态进行机动,其调度速度竟也颇为可观。

然而,俄军的这一进攻计划,却是从一开始就暴露在了德奥的面前。不过这次却不是因为无线电泄密,而是奥匈潜伏在俄国的核心间谍发来的消息。

1906年,俄国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诺夫迷上了一个外省省长的绝色尤物夫人,并千方百计的要陷害这位省长,将他扳倒之后强占其妻。奥匈间谍头子阿尔特席勒趁机推助,为那位省长的倒台和其夫人和他的离婚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狂喜之下的苏克霍利姆诺夫便将阿尔特席勒引为挚友,可随意进出他的府邸和办公室,而在这两处,文件都是四下乱摊的(历史上真有这回事……)!

当沙皇这则在南乌克兰筹备军火补给的命令,发到苏克霍利姆诺夫手中还不到五个小时,这份绝密的情报便摆在了奥匈总司令赫岑道夫的面前。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德奥指挥部对俄军即将采取的行动便猜得八九不离十了。知道了对方计划的兴-鲁踌躇满志,决心要给予俄国人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第494章 海军计议

俄国准备在东线发起全新的攻势,德国统帅部同样在计议着他们的下一步行动。与忧患交集的协约国阵营所不同的是,当前德国的形势却是一片大好:无论是在阡陌纵横的法兰西大地、宽广无际的俄罗斯平原、还是波涛怒涌的不列颠北海,铁十字旗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昂然姿态猎猎飞扬。日耳曼战车的武功之盛,已经远远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的王朝;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帝国向前狂飙疾进的加速度,还在以一个气势如虹的态势直线攀升。如果不出现石破天惊般的意外变故,威廉二世梦想中的极盛世界帝国,就将在他的统御下成为现实!

9月下旬的夏洛腾堡宫,没有了夏季那般的繁荣热烈,却更多了一份喜庆的成就丰收。从当前的战场形势来看,德国想要输掉这场战争,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了。被妆点得气象一新的皇帝书房内,德皇威廉二世满面春风的端坐于自己的御位上,在他面前,海军国务秘书提尔皮茨,和普鲁士战争部长法尔肯海因正在向他禀报战况,尽管没有德皇那般的乐观心境,但得益于当前顺利的局势,他们的脸上也都是一片轻松惬意的神情。

“……从8月15日到9月15日这一个月间,帝国潜艇和水面袭击舰部队共击沉协约国商船147艘,总吨位超过68万吨,其中远东和印度洋的战果分别为5万吨和8万吨,协约国的南中国海和阿拉伯海的航运陷入中断。如果不是那些为了钱可以不要命的美国商船,还在坚持向英国输送战略物资的话,我们的潜艇在3个月内就将让英伦三岛陷入窒息的状态。”

提尔皮茨率先开口,向威廉报告了海军在过往一个月内的主要战绩。由于公海舰队的水面主力舰都在8月24日的那场巅峰之战中受到了不轻的创伤,此刻几乎都在干船坞中进行修葺;因此对协约国的海上主要作战力量,就落在了潜艇部队的身上了。而与另一个位面的情况不同,德国海军从19世纪末就对这种兵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投入,这使得历史上原本就技压群雄的德国潜艇部队变得更加可怖。当前,光是投放在北海和大西洋战场的潜艇数量就达到了120艘之多,且性能最差的都是水上排水量540吨、装备4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中型潜艇;各型德国潜艇那7千到12万海里不等的续航力,和10到14枚的鱼雷搭载量,都让这批水下狼群的威力只能用可怖来形容!

因此,即便是潜艇有着视野狭小和速度缓慢等诸多先天缺陷,但德国人仍旧在大西洋上掀起了一阵恐怖的吞噬飓风。随着大量满载矿石、橡胶、粮食、军火等物资的英法商船被接二连三地击沉,英伦三岛上物价飞涨,民众能从市场上买到的各类生活品急剧减少,承平享福无数载的英国民众也终于品尝到了饥饿的滋味。而由于原料输入的大量降低,英国国内的军工厂也普遍出现了停工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大炮、枪弹等陆军武器的生产量大幅降低,甚至影响到了未完成的海军主力舰的建造工程。根据英国海军部自己的估测,如果任由局势发展,即便是德国公海舰队自此隐居港内,英国的战争机器也将在一年之内陷入崩溃!

面对这一危急情形,英国人在病急乱投医之下想到了当年西班牙人用于对付海盗的护航船队策略。然而令他们感到绝望的是,运输船队在编组之后,几乎没有起到任何减少损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