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军每天都要出动大量战机对德军阵地实施猛烈的袭击,德军空中拦截的增强第一时间就被他们所发觉。为了阻断这一进程,美军展开了诸多的应对策略:轰炸机开始猛烈空袭德军的战地机场,用大量的饱和轰炸将平整的跑道炸成月球表面,而海军方面也以从本土赶来支援的几支轻型舰队为核心,集结了大批舰艇,对德军的登陆场发起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夜袭。然而令美军指挥部感到失望的是,这两手行动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面对敌方对机场的轰炸,德军士兵运土移沙,以极高的效率重新填平了跑道,整个修复过程通常在4至8小时内即宣告完成。在这一情况下,德军战斗机依旧能在一天当中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活跃在战场之上,而美军轰炸机反而在对机场的冒险进攻中遭受了远多于平常的损失。机场向来就是高炮部队重点防御的区域,经过补充后的德军有整整16个高射炮连的火力指向机场的天空;尽管这个时代的地面防空效率普遍都是悲剧,但当大量高炮集中部署之后,仍旧是能通过倾泻炮弹式的集火,将那些在天空中肆虐的轰炸机给揍下来一批的!
而在海上的反绞杀作战中,收编了意大利和奥匈两国舰队的德国海军更是显得游刃有余。每当午后时分,两到三艘快速运输船就在十倍数量战舰的前呼后拥下离开军港,并在夜幕来临之时驶出海地岛上的德国空军的保护伞。此时,他们距离登陆场便只有不到50海里的距离了。德军各舰的雷达和声呐都全面开启,一路护送运输船抵达海滩附近,只要雷达荧幕上显示远方有骤然出现的光点,德国舰队就会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并在对方表现出靠近的意图之后予以迎头痛击。而即便是在夜间炮战的同时,德军指挥官也没有忽略来自水下的威胁,一小队驱逐舰始终护卫在实施灯火管制的运输船周围,严防敌军潜艇可能发起的偷袭。
德国海军的严密防备,使得美军舰艇的夜袭滩头成为了一场与优势敌军的正面消耗战。在1月21日凌晨爆发的巴拉科阿海战中,美军共有3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沉,官兵阵亡人数超过1500;同盟国舰队同样有2艘重巡、1艘轻巡和4艘驱逐舰沉没,双方从损失上看几乎是战了个平手。但同盟国舰队的损失有几乎一半都是意大利战舰,居于核心地位的德国舰队的损伤大大低于美军,而更为重要的是,德军的夜间登陆并没有因为这场激烈的战斗而受到干扰。在十几公里外的海面上炮火连天的时候,大量登陆艇却是将成吨的物资送到了海滩之上,并被早已守候在此的陆军用各种车辆快速接收。
尽管美军轰炸机群一如既往的出现在了海滩上空,并在照明弹的辅助下大量倾倒爆炸物,但黑夜中对目标的捕捉毕竟远不如白昼;一轮空袭之后,绝大部分的炸弹都离题万里,少数几枚命中目标的炸弹,也无法对德军的夜间补给造成实质性的阻碍。而另外一个令美军指挥官感到忧虑的是,己方轰炸机部队已经在连续的出击当中遭到了不小的损耗,能够出击的数量较几天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虽然大量结群出动的b-17在战损上已经不如之前小股出击时那般高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能无限制的起飞使用:由于受到了德军来自空中和地面的猛烈拦截,很多b-17在归来之时都带有或轻或重的损伤,机体上的大量枪弹穿孔自不必提,一些重要的线路和设备也遭到了损毁。如此情形的轰炸机便显然不能再带伤出击,只能在机场中等待修理完毕了!
就在古巴东部的战斗陷入困境的时候,美军在海地岛上的局面也变得急剧恶化起来。由迪特尔指挥的德军山地步兵再度发起了凌厉的攻势,而驻岛美军所能得到的补给却日渐减少。将空军主力用于古巴作战的美国陆基航空兵,已经无力再与德国空军主力抢夺海地岛的制空权,成群结队的ju-88轰炸机随即重复了美军同行们在巴拉科阿的行动,将美军最重要的货物吞吐基地太子港炸成了一片火海。同盟国海军也加紧了在古巴东南部海域的巡逻,在雷达的辅助下不断拦截趁夜向岛上美军运送补给品的美军驱逐舰。每一艘满载物资的驱逐舰被逼得中途返航,对海地岛上的美军士兵而言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没有枪炮弹药,他们如何能与那些如狼似虎的德军精锐正面相抗?
“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必须做好放弃海地岛的准备,将那几个师撤退到古巴来布防。德国人对古巴东南部海域的封锁,使得我们对海地岛的物资补给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与其让这些部队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被德国人一举歼灭,倒不如将其撤退到古巴,以便重整旗鼓准备再战。”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约翰逊语气平静的说道,“目前,合众国本土与古巴之间的航运还能保持良好的畅通,在撤回到古巴之后,他们必定会较在物资缺乏的海地岛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咫尺之外,身形瘦弱的马歇尔面色沉重:自己原本准备借助海地岛那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多山地型实施迟滞防御的策略,如今却是被德国人在古巴地区的反将一军给彻底打乱了。如果任由这一局面发展下去,海地岛必然将先于古巴东部的德军败退之前宣告失守,而德军便可以以此为后方基地,全力对古巴实施攻略。而如果将海空力量重新投回到海地岛上,德军在古巴的扩张却又失去了应有的限制;一旦被他们在古巴站稳脚跟,遭到前后合围的海地岛守军的处境必定会变得更加不堪。而无论是造成巴拉科阿久攻不下的陆军战力薄弱,还是无法提供足够物资补给的海军舰艇不足,其最终的缘由都指向了一个,那就是美国还根本没有做好投入到一场全面战争当中去的准备。英法两国的闪电崩溃,致使美国只能拿着一把锈钝的柴刀匆忙投身到了这场家门口的战争当中;隐隐地,马歇尔感到了一阵难言的恐惧,繁荣强大的美利坚,很有可能会在这场浩劫当中轰然崩溃!
“让海地岛上的军队准备撤退吧。”沉默半晌之后,马歇尔终是缓缓开口道。
第732章 陆军的大玩具
清冷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投映撒入,将整座宽敞华贵的房间映得一片亮堂。时值二月,柏林仍笼罩在一片隆冬的寒意中,各家壁炉中腾起的火焰熊熊不绝;只是那些行道树上绽放出的一抹嫩绿的青翠,向人们彰示了又一个春季的来临。
“陛下,美国人已经从海地岛上全面撤退了。就在两个小时前,我军全面进入了位于海地岛西部的太子港,一路没有受到任何抵抗。美国人放火烧掉了建筑房屋,炸毁了设备机械,并用沉船阻塞了港口航道,这无疑是打算永久性放弃该地的最明显的行为。”须发花白的鲁登道夫一口气向清英汇报了前线的战况,眼眸之间神采飞扬;对于自己麾下士兵在遥远美洲的表现,身为总参谋长的他显然大感满意。德国陆军狠狠教训了一番那些敢于插手欧洲事务的散漫牛仔,取得了更胜海空两军的巨大胜利。事实证明,德国陆军仍旧是最敌国最具碾压性的军种,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美国人都在战斗当中被打得一败涂地!
清英微微点头,以示明了,心中却并未对这一消息产生出太多的惊喜之意。在己方海空力量的着力封锁下,海地岛上的美军已成孤军,为了保存这数万人的生力部队,美国人便必然不会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与己方死拼到底了。唯一让他有些意外的,便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撤退上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其每每会在敌军指挥官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实现令人侧目的“奇迹”。历史上,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和敦刻尔克的两次撤军便是迅疾如风,能将战败后的狼狈逃离吹嘘成是一场史诗般的伟大胜利的觍脸厚颜更是无人能及;而在当前,美军的撤离也是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其隐蔽性、突然性、和高效性让身经百战的德军都感到惊异。不到一周时间,海地岛上的5个美国师就尽数登舰离开,德军仅抓到了三千余名没来得及撤走的俘虏。而美军的火炮、卡车等重型装备,也被他们在撤退之前给破坏了大半,德军最终的缴获同样十分有限。
“看来美国人已经放弃了御敌于加勒比海之外的这个不切实际的策略。他们的陆军战力和海军阵容,都不足以支撑远离本土的岛屿防御,而这也无疑为我们在古巴的下一步行动打开了进攻的大门。这片曾经属于西班牙人的土地,现在已是美国保卫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夺取了它,我们就能直逼美国本土,这场战争也就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清英轻声开口,语气中不禁流露出了几分难言的慨然;自己在上场大战结束后所进行的种种布局,终于迎来了它结出成果的关键时刻!
“请陛下宽心,德意志陆军必将在古巴赢得一场如同法兰西战役般的胜利。”鲁登道夫挺直了胸膛,中气十足的回应道。美国陆军的薄弱战力,已经从他们在古巴东部的进攻中完全暴露在了德军统帅部的眼前,就连奥匈陆军中由主体民族组成的部队,在德国陆军高层的评判中也能将战技拙劣的美国人稳压一线。当前,即便是空军不能提供任何的直接对地支援,鲁登道夫也完全有信心从正面趟平对方的战线;无论是素质还是重型装备,双方都有着云泥般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