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史载杨广让宇文述去开除李密,宇文述当时说的很委琬,没有直接开除他,而是转弯抹角的说李密如此人物,将来定大有前途,不应当只做一个侍卫。李密被宇文述的话打动,果然主动的辞职不干走人了。辞职之后,李密便开始愤发读书复习,准备去投当时最有名的包大学士门下。那个时候,李密读书十分用功,甚至出行的时候,也坐在牛背上看书,还把书包挂在牛角上。有一天,他这模样还被杨素给看到了,杨素对此十分惊叹,主动的拦下李密跟他聊了很久,然后认定李密将来必能成大器,根他主动结交,甚至带回家引见给了他的儿子杨玄感,让他们做朋友。杨素史书上载他曾经对三个年青人刮目相看,这三个人就是李靖、封德彝和李密。后来的事实证明,杨素的眼光确实很毒辣,当初他助杨广,结果杨广夺得太子位后来成为皇帝。他看好李靖三人,结果后来李靖和封德彝都成为唐朝的宰相,李靖甚至成为一代战神。而李密,也一样不得了,是隋末著名枭雄。

这人和李密年纪差不多,外貌有些相似,一样的牛角挂书,难道真是李密?只是李密牛角挂书应当是在大兴京城啊,遇到的人应当是杨素啊。怎么却出现在了这里,如果他不是李密,那他是谁?

凌云没理会知客僧的喋喋不休,直接转头就走,单雄信等人也一起调转马头,顿时山门前只剩下了光头和尚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得罪了这么一批富贵公子哥们。

凌云拍马赶上那骑牛的少年,老牛被挡了路也不惊惶,只是顿住脚抬头望了望凌云,然后哞的叫了一声。

牛叫声惊醒了沉浸于书中的少年,少年抬起头,目光从书上收回,打量着拦路的凌云,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你可是李密?”凌云开门见山。

牛背上的少年摇了摇头,笑道:“这位公子认错人了,在下并非李密……”

凌云也笑着摇了摇头,果然是认错人了。正欲转身,却听少年接下来道:“在下河北巨鹿魏征。”

正欲转身的凌云怔在那里,上下又打量了少年几遍,“你说你是魏征,河北巨鹿魏征魏玄成?”

牛背上的少年比凌云还要惊讶,“这位公子如何知道在下表字?”

凌云笑了,这个魏征果然就是那个魏征!

第080章 书生万户侯

魏征长的不怎么样,史上有句记载形容,魏征状貌不逾中人。其实这还是史家为尊者讳,凌云的眼光来看,其实魏征长的有些丑,面色黧黑,还有些干瘦。这是一个黑瘦的书生,此时年纪其实比凌云还要大上一岁,今年十九。自幼爱读书,且各种书都读,可谓博览群书。且有着许多书生的脾气,固执,认准的事情就不会更改。后来也正是因这种性格,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最倚重的大臣,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魏征后来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可这样一位贞观名臣,他的前半生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是很坎坷的。魏征早年甚至做过道士,因此很多人以为魏征是贫苦普通人家出身,这却是错误的。魏征其实家世很好,他出身于河北巨鹿魏氏家族,巨鹿魏氏这是巨鹿最大的家族,特别是在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中,魏家更是兴盛。魏征的曾祖父曾经是北魏的义阳太守和陵江将军,祖父魏彦也曾是北魏骠骑长史、光州刺史,父亲魏长贤博涉经史,才华出众,初举秀才,后来任魏汝南王参军,入齐,为平阳王法曹参军,后转著作郎,后来因为向北齐皇帝进书讥刺时政,被贬上党屯留县令,几年后辞职归乡,不再出仕。北周灭齐后,几度征召,都以病推辞不出。魏家当时最有名的还是魏征的族兄魏收,他是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的儿子,是当时著名的才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为北地三才子。北魏时任太学博士、司徒记室参军,主客郎中。等入齐后,兼著作郎,最后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魏收还是位史学家,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就是由他编写。

魏征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世家,士族门第,本来应当是一帆风顺的。可惜,他出生前几年,北周灭齐,他出生后一年,杨坚隋篡周。魏家作为山东士族之一,受到了胜利者关陇集团的全面压制。魏家虽然也有人入隋出仕,却大不如前,魏征的父亲更坚持不肯出仕隋朝。魏征父亲才华很高,可性格却固执,又不会经营,因此坐吃山空,家道开始中落。后来魏征娶了父亲好友,河东大族裴氏女,跟父亲一样只会读书不事生产,因此日子不免越过越差。到隋朝末年时,魏征甚至为了躲避兵役,而去做了段时间道士。直到三十八岁的时候,才受武阳郡丞元宝藏相邀做了书记。之后的魏征随元宝藏归队瓦岗李密,魏征做了元帅府文学参军,后来李密兵败王世充,又随他投奔了关中李渊。李密复叛身死,魏征主动请求去山东劝降瓦岗旧将,结果去黎阳劝徐世绩的时候,又被窦建德给俘虏了。后来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魏征又回到了长安,被太子李建成请去做了太子洗马,曾数次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又归于李世民。

三十八岁前读书、做道士,过苦日子。三十岁后,主动或被动的改变了五次主公,辛苦了多年,连个稳定的靠山都没有找到,每一次押宝都押错了地方,在最终效力于李世民以前,魏征的运气确实很背,很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