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但对杨坚和韦师来说,这却是一个相当新奇的提议了。杨坚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向天下的百姓发行债券,怎么看也比向银行的商人们贷款更体面些。不过,他对于债券的利息有些疑问,“向银行借款年利率六分,怎么发行债券年利率还成了八分,反多了两分?”两分的利率,五百万贯三年息,那就是三十万贯,向银行借三年九十万息,现在发债券三年一百二十万息,很大一笔钱了。

易风摊摊手,“现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是年利率四分,如果发债券,三年期,起码得是双倍于存款利息啊。要知道,在银行,贷款基本上相当于同等存款利息的三倍了。之前大兴银行的六分年利率,那是因为特事特办,是银行对朝廷北方战事的支持。可如果是发行债券,那可是由百姓自发认领的,朝廷总不能指望每个百姓都有如此的大局观吧?”

“可他们把钱存银行只有四分年利率呀。”杨坚表示不服。

“可百姓不一定都要把钱存银行啊,他们还可以拿钱去投资,去扩大生产,收益大有可能获得更高。”

韦师这时站在一边发问,“如果朝廷发行债券,年利率八分,大兴银行是否会认购?”

易风点了点头,“我们肯定会认购一部份,这是一种很稳定的投资,虽然收益比贷款可能低,但风险也低,对于银行来说,这是健康的投资计划。”

杨坚一边听的胡子都不由的抖了起来,直接向银行贷款没面子,可如果发行这种债券,麻烦不说,到时银行一样可以购买,朝廷忙碌半天,一样等于是跟银行借了钱,但却反比直接贷款还要多付一笔不小的利息。

一番权衡得失,杨坚觉得还是直接向银行借贷比较划算,虽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毕竟是三十万贯的差别。

贷款协议最终签定,韦师拍了拍手上的合同,对易风道:“现在开始,赵王就是我民部的债主了。”

“别这样说,应当说大兴银行以后就是民部的服务商了。”

“服务商,这个说法不错。”韦师脸上高兴不少,一下子拿到了五百万贯的贷款,韦师立即感觉腰包鼓起来了,同时腰杆也跟着挺直了许多。“赵王的那个计划,需要多少拔款,你直接拟一个折子上来,我马上给你办了。”

易风摇了摇头,“看大司农为了这点钱也是好不容易,我也不好意思再向你伸手了。医疗计划这边,就不用大司农拔款了,我自己可以搞定。”

韦师愣了愣,“真不要?”

“不要。”易风坚决道,其实他对自己的这摊子事早有了计划,虽然确实要不少钱,但不一定就得靠民部拔款。而且别看韦师刚拿到五百万贷款,但依他观察到的,只怕自己真想从韦师那里要到满意的数额,会非常难。既然如此,那何必再去那么麻烦,干脆自己解决好了。

“赵王不是说公是公私是私,不会去银行贷款吗?”

“并非只有贷款一途。”易风高深莫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