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佐渡守,把事情和宣景说说吧!”信长道。

“是,”林秀贞非常恭敬的回答,连对我这个后辈都显得十分客气,显然是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宣景殿下,这是今年年初的事。我奉主公之命,清查撰钱屋发出去的判金时,发现收回来的永乐钱中,很有一部分的品相存在问题,比宣景殿下用作标准的钱要差一些,然后我仔细查证了一番,发现有一大笔是由三重町的撰钱屋发出的……这件事情,宣景殿下是否有所觉察?”

“有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十分诧异。想了想,我向林秀贞要求道,“秀贞殿下,可否让我看看两种钱的样品?”

“样品在我这里。”信长接过了话头,然后命近侍取来一只托盘,放到了我的面前。托盘上垫着白布,并排摆放着两枚永乐通宝。

我拈起这两枚钱,合在一起比了一下,果然发现上面一枚要小一点;展开看了看字纹,小钱比大钱要稍稍模糊一些,而且表面的成色也有所不如。

“秀贞殿下说,这是从三重町撰钱屋流通出去的吗?”我向他核实道。

“这一点可以确定,”林秀贞点了点头,“我并不是怀疑宣景殿下什么。只是,听说西国有大名正在试着铸造永乐钱,不知道宣景殿下是否知道更多呢?”

“是吗?”我暗暗吐槽了他一番。这还不叫怀疑,几乎就要直接说我和西国大名有勾结、合伙治假造假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勘合贸易(四)

沉吟了一阵,我再次看了看那枚小一点的永乐钱。虽然有一点差异,但是和正品相似度极高,以如今日本的铸钱技术,应该达不到这个水平。

据我所知,直到几十年后,日本才铸造出了品相媲美渡来钱的宽永钱。宽永钱的铸造者,是常陆水户藩富商佐藤新助父子。他们经过两代人二三十年的努力,才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铸钱技术。之前由于国内铸钱水平不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都是以从中国进口的渡来钱作为流通货币,而其中最受好评的,就是经由勘合贸易从明廷换来的永乐钱……

想到这里,我忽然灵光一闪,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问题。

“不错,这钱的确是从西国传来的,”我点了点头,“之前还没有发行分判金时,由于永乐钱短缺,因此我曾经从四国调集了一批。”

“从四国吗?……那么是哪家大名铸造的?”信长开口发问道。他的目光紧紧的盯着我,显然是非常在意这件事情。

这也难怪,永乐钱是信长的招牌,很大程度上还代表着他的信誉,他自然是分外关心。而且,西国的鐚钱,本来是以四比一的比率兑换永乐钱的,按照这个比率,信长完全可以将换来的鐚钱全部熔化为铜,按照市价就和兑出去的永乐钱差不多;但若是一比一和撰钱屋交换,那么信长就吃大亏了,铸造这种钱的人,将会套现到四倍于铸钱成本的金子。考虑到去年大批铸造的判金即将发行,这件事就更加不容忽视。

然而,在这件事上,我并没有作任何的手脚,虽然信长的目光十分严厉,我的态度却依旧是非常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