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主公。羽良殿下目前正在攻击丹波的明智,身后是宇喜多家,用来防守毛利家的反扑;武田殿下领若狭和东丹后军势,监视着西丹后的细川家;丹羽殿下则去了高野山前线,掌握了驻留在那的一万五千南近江众,准备攻击南河内国。”服部半藏很快回答道。
“就是这样而已么?”我摇了摇头,自言自语了一句。看着上林牛贺依然在等待消息,我略一思索,向他吩咐道:“你回去告诉秀景,让他先稳住下和泉国,暂时不必向南河内进兵;另外,让周景率本部攻略北纪伊,打通前往和歌山城的通道,和藤堂大人汇合。”
“是。”上林牛贺领命而去。
……,……
秀吉的攻略,进行得并不算顺利。他于事变后的第三天从備中前线返回播磨,开始攻击明智光秀,结果好几天过去了,却依然和明智方对峙着。丹羽长秀率南近江众攻击畠山家的南河内,也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作为侧翼的池田恒心甚至被畠山方突击,不得不退回摄津。而北陆的柴田胜家,目前似乎还在犹豫,因为天气马上要转冷了,大雪很快就会封路,留给他的那点时间,估计很难平定叛乱。至于东海道的德川家,他们作为外样,肯定无法取得主导权,而且距离主战场较远,目前只能持观望态势;而且,宿敌武田家得到信长归天的情报,似乎一下子焕发了久违的活力,已经派军前往骏河,准备夺回这两年被德川家侵占的领土,家康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
这样算来,到目前为止,只有我取得了一些进展,基本上控制了下和泉国和北纪伊国。可是,下和泉国是畠山家主动舍弃的;北纪伊呢,本来就基本上处于我的影响之下,丢了也没什么。畠山家的根本地盘,还是他经营多年的南河内。此外,他新近得到的北河内和山城国,基本上对他还算服从,毕竟他顶着畠山宗家家主的名义多年,又是足利嫡系出身。例如这次击退池田恒兴的摄津众,就相当程度的依靠了山城国的力量。
趁着击退池田的威名,义周舍弃了信长赐予的“畠山”苗字,重新改名为足利义周,宣布重兴室町幕府,并且向朝廷申请继任征夷大将军之位。仿佛是早有默契一般,朝廷很快的同意的义周的申请,即日颁布将军宣下,任命义周为室町幕府第十七任大将军,叙从三位参议、左近卫中将之职。明智光秀也获得升迁,改苗字为土岐,叙从四位下美浓守、左京大夫(昔日土岐家家督通职),兼任南近江守护、美浓守护及幕府侍所头人(土岐家家督世役)。一时之间,义周、光秀两人声威大涨,似乎有重振幕府的趋势。
第二百五十二章:得失之间(下)
而就在我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二天,义周以朝廷和征夷大将军的名义,向今治城派来了使者。他的使者,我本来是不想接见的,因为这个时候,生驹家长和前田利家两人,都已经作为先阵从今治港出发了,而我也正准备率军前往岸和田城。可是,听说使者乃是畠山明子的舅父、现任武家传奏、权大纳言日野辉资后,我改变了主意,很快在正厅接见了他。
这个态度,让日野辉资非常高兴:“吾临来之前,公方殿曾言道,与金吾殿下与相交十数年,关系向来很好,彼此又是姻亲,可谓是最为亲善之人……如今看来,此言确实不虚啊!”
与义周亲善?或许是吧。不过,在如今的情势下,我必须和他划清界限才行,于是立刻出言表明了态度:“亚相阁下是朝廷的使者,自然是不好怠慢的。如果要为畠山金吾传什么话,我也姑妄听之。”
“金吾殿下有所不知,如今的义周殿下,已经重回足利家,并且继任大将军之位,不是昔日的畠山金吾了……”日野辉资以为我还没有收到消息,连忙提醒我道。
“那么就称呼为义周殿下吧!”我不想在旁枝末叶上过多的纠缠,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若义周殿下托亚相阁下转达什么,请长话短说如何?我还要忙着为左府殿下复仇的事,时间恐怕不多。”
“这……也好。”日野辉资现在大概明白过来,我对义周的态度,并不如义周想象的那样亲切。他为了完成使命,也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义周殿下说,如今幕府重兴,百废待举,很希望能够得到金吾殿下的帮助。若是金吾殿下有意,义周殿下可以收您的长子周景为婿养子,继承畠山家宗家的地位,以及河内、纪伊两国守护职;而金吾殿下的吉良宗家,则代替细川京兆家成为三管领之一,并且请金吾殿下本人担任管领,协助平定畿内和天下。”
一下子就是两个管领家族?义周还真是很有诚意。或许,因为之前我帮了他不少忙,所以他确实非常信任我吧?只可惜,为了避免背上逆臣的名声,我不能够接受他的好意。
“亚相阁下这番说辞,就当我没有听到好了。抱歉!”我向他低了低头,“那么现在说正事吧……听说亚相阁下身负朝廷意旨而来,不如就现在宣布?我必会恭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