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月说道:“每日最少六十里山路,可如今到了京城,没山路可跑,今日要加练,得跑九十里路。”
柴荣和一众大臣都大为惊讶,王朴捻着胡须说道:“在下有些明白为何白甲军能奇兵屡出,至今没有败过一仗,此等强悍兵卒便是比长力也将诸军都比下去了。”
柴荣皱眉说道:“朕也有些明白了,从前练兵大多都只顾练兵卒武艺和胆气,而忘了这长力,而且大家看到没有,这些兵卒在行跑之间,还相互助一臂之力,跑了这么许久,也没有人掉队,而且全军进退如同一人,这才是徐皓月治军精义所在。”
徐皓月暗暗佩服柴荣,的确是带过兵的人,一眼便看出了自己的用意,当下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其实阵仗之上,并非逞匹夫之勇,武艺再高也无多大用处,实战乃是搏命,士卒的胆色、长力和相互之间的合作才是最重要的。胆色必须在战场上历练,而长力和合作却是能在平日里练出来的。”
柴荣皱眉道:“想不到你也是只争朝夕,到京第二日便开始练兵,和朕是一样的急性子。不过朕看你们在这军营之中似乎施展不开啊。”
徐皓月躬身说道:“正是如此,陛下,末将兵马多是南方人,想要尽快适应北方水土方能发挥战力。但末将在京城外练兵只怕惊扰了百姓,而且天子脚下,末将也不敢擅自调动兵马。”
柴荣沉吟片刻,回头看了看身后众大臣,大声喝道:“曹彬、潘美!”只见众大臣末尾转出两人来,徐皓月见过其中一人正是曹彬,而另一人却只是听闻过他的大名——潘美,又是一位宋初名将,只可惜因为后面北伐辽国失利,折了杨业这等大将,被历史给抹黑了。
柴荣指着两人说道:“曹彬你已经见过,朕也不瞒你,是朕的亲戚,先帝张贵妃的外甥。另一人是潘美,西上标门副使。这两人朕素来看好,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只是如今年青,还需要历练。”跟着对曹彬和潘美说道:“朕封你们二人为白甲军京营兵马操练都监和副都监,朕准许白甲军出城外操练,你二人随军操练,多多向徐大将军学习!”
曹彬和潘美其实都是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了,比徐皓月小不了几岁,柴荣如此安排,一来是想让二人跟随徐皓月多学点东西,二来是有监视之意,但柴荣以二人学习为名,却是让人听着舒服许多。只是徐皓月想不到赫赫有名的曹彬、潘美二将有一天会纳到自己麾下,真是大大的意外。
第一百九十四章 陈桥瑞雪来
翌日,徐皓月便带领白甲军出城操演,在城内行军,白甲军军容整肃,步法稳齐,衣甲鲜明,引得东京大梁城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
到了城外依旧是长距离的急行军,徐皓月亲自下马和诸将一起带着兵卒们往东北方向急行军而去。徐皓月一边跑一边大声笑道:“这北方的路似乎更加平坦,更加好跑啊,大家别松劲!一起跑到再也跑不动为止吧!”众营兵将一起大笑起来,更加卖力的奔跑起来。
东京城中奔出两万兵马,立刻惊动了京城外围的防御兵马,还以为有何变故,但上前询问之后才知是白甲军奉旨出操,京城殿前军兵马都很好奇,这白甲军是怎么操练的,但一看之下很是失望,就是跑步,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渐渐的徐皓月带着诸将和白甲军越跑越远,最终消失在东北方向的官道上。
曹彬和潘美两人果然是来虚心求教的,眼看徐皓月居然跟着队伍跑步急行军,两人也是跟着一起跑,起初两人还跑得很快,但到了后面渐渐跟不上了。徐皓月哈哈笑着和童虎头陪着两人慢慢跑,口中说道:“一开始别太快,要不快不慢的跑,一直保持这种速度便可以,否则长力很快便会不支的。”曹彬和潘美两人恍然大悟,两人一开始还嫌大家跑得慢,只道是昨日跑得太多,士卒没有气力,原来是因为这个缘故。
一路上徐皓月又给两人说了跑步之时如何调匀呼吸,如何调整节奏等等的法门,曹彬和潘美想不到一个小小的跑步居然也有这么多学问,当下谨记于心。
跑了四十多里地,来到一处驿站,徐皓月喝令诸军停步,休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