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瑜万万想不到其中还有这么大的干系,打量全皇后,见她一脸坚决认真,决不似作伪,心头一热,道:“娘娘信得过臣,臣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为朝庭尽忠,是臣的本份,臣责无旁贷。”
全皇后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道:“你有这份心,哀家也就放心了。来,帮我一下。”全皇后把箱子上的锁打开,把盖子揭起,一团白气从箱子里冒上来,常瑜只觉一股冷气袭来,凭他的经验知道里面放满了冰块。
果然,他凑上来一看,全皇后把厚厚的锦褥揭起,露出不少冰块,两人动手把冰块捡在一边。全皇后再把一床薄薄的锦被揭起,谢道清赫然出现在里面。常瑜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到谢道清居然会在箱子里,他医术高超,一眼就看出她早已死去,脸色苍白。对于谢道清这个皇太后来说,把她的尸身放在箱子里,那是大不敬,是要灭门的,常瑜吓得一跤跌在地上,失声道:“娘娘,这这这这……”一连说了好多个这,就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心里的吃惊早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了。
“寿和圣福她老人家已经殡天了,寿和圣福对哀家有再造之恩,哀家就是死也不能报答她老人家的大恩于万一。”全皇后美丽的凤目中垂下眼泪,道:“可是,可是,哀家要是不这样做,大宋朝将毁于一旦。”说到后来,已是泣不成声,适才那个一点异动的冷血美人一下子不见了,是真情的流露。
常瑜虽是医者,也知道目下的情势确实不利于发丧。要知道,谢道清不是普通人家的女人,她是帝王之家的太后,她一死就是国丧,按照礼节,是不能动刀兵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得停下来。
对于目前的情势来说,最大的得益者就是郭侃,是忽必烈。全皇后说的大宋朝毁于一旦绝不是虚语,绝对会成为现实。只要一发谢道清的国丧,宋朝的军事行动全部停止,无异于让蒙古人来打自己,自己还不能还手,和放任郭侃逃脱没有什么两样。郭侃这人号称神人,一旦他有这个机会,充分发挥他的才干把南宋灭了绝不是什么难事。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郭侃或者忽必烈有仁者之心,不会趁南宋国丧期间进行战争,至少目前的郭侃他会设法突围,会创造一个好的战略态势再停下来,无异于在江南留下了一个大对手,这和养一只吃人的老虎让老虎来咬自己有什么两样?
忽必烈和郭侃会不会本着仁心行事,在南宋国丧期间不行战争,谁也没有底。别的不说,就说当朝的太宗皇帝,他一心收复燕云之地,不就是趁辽国国丧期间出兵的吗?结果给萧太后打得大败。
就是一向以仁义自许的本朝都不会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何况蒙古人自古被称为蛮夷,要他们本着仁义行事,和对牛弹琴没什么两样了。(按:孝之一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重要,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以汉武大帝的雄材大略,当他的母亲王太后去世后,西汉进入为期三年的国丧期,匈奴趁机大肆烧杀抢掠,汉武大帝也只能忍着,不能出一兵一卒。)
要是谢道清的国丧一发,迫于当时的礼法制度,李隽只有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一途。李隽这个现代人自然是不相信守孝三年之说,更不会相信国丧期间不能打仗的说法,但当时的礼法势力非常强大,他也不得不屈服。即使礼法制度不能阻止李隽采取军事行动决心,也会制造很大的困难。在此特别时期,天知道会发什么事情。
很明显,全皇后是故意把谢道清已经死去的消息瞒住,什么时间发丧,就要看战事的进展了。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住谢道清的尸体,要是她这个太后的尸体变成了尸水,到时找不到了,后果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就是保住她的尸体都会引发一场政治地震,更不用说要是化为尸水这样更为严重的后果了。
全皇后此举担的干系太大,一旦东窗事发,她给废了,打入冷宫是最轻微的后果。就是给赐死,诛灭九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也可以说,全皇后把她的前途、生命、亲戚朋友的性命全押上了。
要是真的东穿事发,常瑜这个帮凶给诛灭九族是最正常的结果。明白了此节的常瑜要想不给吓倒在地上已经不可能了。要是换个胆小的人,有可能给吓死当场。常瑜只觉脑袋嗡嗡直响,乱成了一团浆糊,一片空白,直到全皇后伸手相扶,他才惊觉,手忙脚乱地爬了起来,脸色已经苍白如纸,一点血色也没有,额头上的冷汗象水一样渗了出来。
“擦擦。”全皇后递上一块丝绢,常瑜机械地接过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连谢恩都忘了。
全皇后看着常瑜道:“是不是不想干了?”
常瑜定定神,向全皇后跪下,叩头道:“臣代表千千万万的华夏百姓谢谢娘娘。娘娘此举仁德无双!娘娘为了大宋朝,为了华夏百姓,行此仁义之事。臣有幸参与这种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仁义之举,臣就是九族被诛也是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