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不料高澄非但不答应与突厥人结盟,反而扣留了使者,要拿他们的人头祭旗。

数十道寒芒闪过,突厥使者尽数身首异处,台下欢呼更是热烈。

高澄继续高声道:

“此番你等在我麾下作战,我不管你们过往是如何分配战利品,又有怎样地伤残、阵亡抚恤,一切都得按我大齐的军中规矩来。”

他一一宣读齐军军纪,初始柔然将士颇为不耐,但听说了有关赏罚与抚恤,无需高澄早就安排好的人去调动情绪,众人异口同声,高呼:

“天可汗万岁!”

过往柔然军中哪有什么伤残阵亡抚恤,当听说哪怕自身阵亡,抚恤也能发到家眷手中,无不为之欢腾。

就连家眷在王庭之人,也听高澄保证,若寻见了他们的妻儿,阵亡者应得的抚恤也将如数发放,若寻不见家眷,会为他们寻找孤儿过继,众人闻言更是心悦诚服齐声称颂天可汗。

他们从未遇见过这般为自己着想的头人,当然了,北齐将士则早早习惯了这一点。

到了这一刻,高澄才确定,所谓天可汗,不再只是柔然王室所奉承,更是两万柔然将士所尊崇,所认可的称号。

望着那一张张激动的面孔,高澄知道,这支军队,能用!

第四百零九章 出塞

高澄说了那么多,其实归纳起来就只两点。

其一是柔然人必须自救,若是继续萎靡不振,他便将这些柔然人交给突厥,转而与突厥修复关系。

柔然人不知道他对突厥与柔然看法的区别,自然会真的担心北齐与突厥交好,家眷尚在王庭之人自不必说,在怀荒镇被铁伐征召入伍,家眷随军南下的人亦会恐惧。

为了不落得高澄所言下场,他们就必须与突厥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