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珑口乾舌燥。
低十好几度的温度,对人体而言,是极为迅速的变化,体质不强者,容易导致身体上出现应激反应,这个这裏海拔两千多米,虽然还不到高原反应的程度,但因为极度的运动量,也很容易导致各类病症的出现。
当然,做为承受过世界级屋脊洗礼的人物,贾珑自然对当下的小打小闹,不再有那么大的畏惧。
唯一的问题是,她的攀登速度太快了。
真的太快,比起当初走进入崑仑山脉,进乔戈里峰的路线要快得多的多。
那时他们整个登山队伍,一天最多也就走了三十多公里,可贾珑今天下午时间,就走了三十余公里距离。
虽然这段路程并没达到那时路线的海拔,地形也不那么复杂多变,更不会一时走到一千余米海拔,一时又得踏上四千余米海拔的达坂坡。
可问题是,她这段路的全路况,几乎完完全全在上坡……
专业登山者或者登山爱好者会明白这代表了什么。
总结来说,代表了三个字——不可能。
没错,如果换普通人来,不可能,连专业登山者都不可能,世界顶级登山家来都不可能,因为普通人类体能就根本不是这种等级的。
但贾珑做到了。
因为她早已不能算普通人。
何况还背着近乎自己体重的装备。
“耙耙,加油!耙耙,加油!”
在毛毛加油声中,姑娘咬牙切齿,终于翻上一个三米高的小坡,人仰躺在地面上,一时间都动弹不得。
累,喉咙里像火烧一样的痛,跟有刀子在刮一样。
“耙耙,有许!秦面有许!”
毛毛突然指着前方,大声叫喊。
水?
贾珑被这天籁之音给惊喜到了。
“毛毛说有水,也对,既然都快接近常年结冰的山脉,怎么可能没有冰水融化的水源呢?肯定很多才对。”
希里山脉不像喀拉崑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顶级的大型山脉,也没有那么巍峨连绵一片的高高雪山,所以雪水融化的溪流肯定不如几大山脉不过夸张,更没有什么冰川。
但潺潺流动的冰水所化小溪流,还是随处可见的。
“耙耙,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