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思考和担忧

“最初级的农业技术,其实没有什么巧,就是多做,九垸县的孩子们从小就是跟着大人们干这些活长大的,对于农活比较熟悉,有他们组织,让那些劳工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干就好,多做几遍,他们自然就会了。

不过,就以后的潜力来讲,这些劳工们,最多也就能够堪比咱们这边上一代的普通百姓,而咱们培育出来的这些孩子,却是能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你看着吧,三五年之后,九垸商会,全部会由这些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接管,你们县衙里的官员们,也会跟不上他们的节奏,到时候,还要能接受现实,给他们腾出位置才好。”孙享福笑了笑道。

这些在全新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乳虎,即将开始傲啸山林,最多再有一两年时间,孙享福将不愁没有人才可用,到那时,即便是大唐扩张的脚步快些,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也用不着担心。

“呵呵,我还巴不得他们比我们强呢!带领劳工干活的事情,我就交给这些童子军了,还别说,商会的各个产业扩大之后,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连我都要被他们拉过去开会,协调各方关系。”

孙大力半笑半愁的走了,孙享福,则是继续在田埂之上,思考着大唐的未来。

若说这个秋天大唐最大的事件,还未必是朝廷在海外新设了耽摩道,而是五姓七家,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清点核算之后,终于改制完成,并且对外发行股票上了。

其中,以王家的规模最大,将家族固定产业分配给族人之后,所有对外经营的营生,以及现金存款,折算成了五千万股,分配给族人,每股净资产一贯,他们在报纸上刊登相关信息之后,又向市场上发行五千万股,发行的价格为三贯,上市的当天,涨到了四贯零五十二钱,持有王氏集团三千万股的王旭,以一亿两千多万贯的身价,排在大唐富豪榜的第三位,在长孙无忌之后。

因为,此时富豪榜上的第一位,已经是皇帝李世民。

这几个月,几乎所有向市场增发股份的企业的股票,他都有购买,像王氏集团增发的五千万股,他一口气就买了两千万股,而且是最初的增发价,因为没有计算机统计之类的,根本无法搞什么抽签中新股,交易中心的新股发行,就是直接由原始股东,用发行价,在大盘上挂卖单出售,买家在交易中心拿钱购买,先出手,先得。

比如王氏集团要以三贯钱发行五千万股,他们就会直接在卖盘上挂五千万股,单价三贯的卖单,谁有钱,都可以买,先到先得,卖完了这五千万股,然之后就是自由出价收购,收购的人出的价钱越高,股价就越高,以买卖的最新成交价,为现价。

而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排到李世民前面呢!所以,只要他愿意买,都能按照发行价购买股票,当然,也不是说,李世民按照发行价购买股票,他就铁赚了,因为,他买的多,一旦开始抛售,没有人接盘,那么,股价就会直落,最终能够套现多少,很难说,毕竟,其原始股的净资产只值一贯钱,再算上增发的股票,每股实际价值,只有五百钱而已。

要问李世民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增持所有在交易中心上市公司的股票,那就要看大唐的船队从海外拉回了多少金银进入铸钱厂了,反正,李世民现在持有的股票的市值,超过了五亿贯,他购买这些股票的实际成本,也差不多达到了三亿贯,这些钱,真正属于皇家的所持有的产业,为他从市场上赚来的,还不到五千万贯,其余的钱,来路大家猜的到,但没有谁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