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来大员创业的时候,穿越众给手下发的是白纸。当时条件艰苦,工分劵是用杭州买来的白纸裁成小条做成的,上面加盖了王理国和财物部的印章。
到后来窑区基地开张以后,有了硫酸和木焦油,简单的硬纸和油墨就被造了出来。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大小类似于后世粮票的工分券就承担了穿越国第一套法定货币的作用。
这套货币是相当简陋的:票面上既没有发行单位,也没有什么防伪标记,只有正反面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大写的面额数字。
当然了,用油墨套色印刷的字体本身,就是最大的防伪标记。别看这种图案粗陋得和后世的冥币一样,但是在17世纪,这种技术是就是天顶星科技,没人能仿造。
另外,工分券的纸张质量也是一直在提高的。从早期的土产纸到中期的普通纸,再到现在的钞票专用纸,随着窑区基地的日益强大,现如今的工分券除了印刷图案依旧简陋外,单从纸张质量来说,已经和后世的正规粮票没什么区别了。
肩负着流通钞票功能的工分券一套九张,有三种面值:元角分各自都是1,2,5,最大面额是5元。
这里的“元角分”对应的是大明的“两钱分”。
按照设计规划,一元工分券可以兑换库平银七钱二分,成色为百分之八十九的银锭——这个兑换比例在后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银元标准含银比例。
而之所以现在穿越国还在用银锭,主要原因是银元的图案这些还没定下来。不过这个问题马上就会解决——最迟不过11月11号新皇登基那天,发新币,废两改元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
……
工分券锚定的是财政部存在皇城地下室里的贵金属。这些贵金属包括曹川不时从后世带来的925白银,穿越众从各地商人,特别是日本人那里贸易来的黄金和白银,还有就是从大员移民手中强制兑换的金银。
由于有戒指的存在,所以穿越势力从理论上讲是不会破产的。但是925白银毕竟不能当饭吃,一个势力在政治,科技,经济,军事方面的发展和强大,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君不见后世美帝的量化宽松,当滔天一般的纸钞印出来时,全世界都得捏着鼻子为扬基佬接盘,而发钞者的唯一抵押物竟然只是政府信用……
穿越众现在走的自然也是这条路: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工业品先把社会财富总量抬起来再说。至于贵金属——全球的金银矿位置某些人都知道,这个不急。
随着穿越国财富的增长,现如今的工分券已经相当坚挺了。要知道,早期的移民拿到这种纸后,他们唯一能消费的就是食品——各种额外的海鲜(稻米是定量的)。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工资最低的学徒月薪是一两银子,普通技工月薪是二两到三两不等。拿着等值工分券的工人们现在可以去社区商店买到琳琅满目的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