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川最后和熊文灿商量好的方案中,负责去广东搞事的快速舰队,是要从福州城出发的。这是政治作秀,也是宣言:老熊需要这个仪式用来强调他的功绩。
在福州休整了两天后,这天一早,大家熟悉的送行场面又出现了:军舰列阵,老熊率官员出城,曹将军上前得授机宜,再饮壮行酒:“大人,末将这便去了!”
“去吧,去吧,早日凯旋。”
……
快速舰队实际上的司令是军方派出的专业人士王博,副司令是在福建名声响亮的沙正明沙和尚,另外船上还有一票情报局和商务人士。至于演员张冬东同志……船队出发后就没他什么事了,在舰队停泊在广州城外的白鹅潭之前,他就是一位游客。
从福州出发后,杀气腾腾的快速舰队一路开始顺着海岸线南下。虽说七月的东南风向不配合,但是在煤气动力系统的辅助下,舰队还是以平价十二节的高速一路飙到了厦门港。
在厦门港停留一晚补足燃料后,舰队扬起风帆,继续往广州方向驶去。
第378节 肥羊
波涛不惊的鲤鱼门水道中,一串挂着白帆,船体修长的风帆炮舰正鱼贯而行。
鲤鱼门自然就是后世位于港岛东端的海门了。宽度不足500米的狭窄海道,此刻正被一群有情怀的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由于过了厦门后不再有补给港,所以为了节省燃料,舰队便开始利用风帆航行。即便是这样,拥有船型、轮舵,动力帆装等结构优势的快速舰队,依旧在偏风中保持了平价7节的航速,远超这个时代的所有船型。
用两天时间跑完厦门到香港的400多公里海程后,舰队在7月17日一早,来到了鲤鱼门。
原本按照司令王博的意思,既然到了香港,那么舰队肯定是要走南线,去南丫岛转一圈给刘大帮主打个招呼——刘香大帮的驻地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主力就在南丫岛。
刘香因为是南丫岛生人,所以他通常到广东后都会把驻地放在这里。17世纪的刘大帮主不会想到的是,在后世,他会因为是南丫岛唯二的两位名人而时常被人顺便提起……另一位是发哥。
然后王博王司令的提议就被否决了。要知道船上除了他之外,还有一票张冬东这样的闲杂旅客。客人自然不想去什么狗屁南丫岛:既然都到鲤鱼门了,那么穿过水道去看看铜锣湾,中环,尖沙咀不好吗?
于是王司令只能可耻地被游客们打败了。好在这一趟舰队的任务只是打通珠江航道,并不是去消灭刘香主力,所以王司令也只能无奈下令舰队走鲤鱼门水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