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地理

标准堡垒是城墙高50米,水泥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厚10米,可以防御五阶以下的异怪冲击。

大型堡垒城墙高150米,厚30米。

小型堡垒城墙高20米,厚5米。

人类现在都是以堡垒的形式生存,人命卑贱,但人力又是宝贵的,每一分都不能浪费。

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宝贵的人力,是指那些能在野外立足的人,也就是说至少有着一阶以上体术的人员。

那些不能在野外立足的人,只能靠城堡庇护,显然人力价值就很低,城堡内的资源产出定然是有限的,工作岗位也有限。

只有广阔的野外,才能支撑起采集种植等占地较广的第一产业。相对而言,工业占地较少,就可以在城堡内运转。

当然不是没人想过,在城堡内搞多层温室农业建筑,利用电能代替太阳能,但一来投入太大;二来任何生命都有异变的风险,密度越大异变危险越高。

就算是植物也不能逃脱这个规律。

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城堡内,搞多层温室农业,一旦出现异变植物,那危害可想而知。

要知道不少植物可是会开花,有花粉的,一旦这种植物发生异变,就会迅速传播起来,如同瘟疫一般将整个城堡湮没。

书中举过几个南部城堡的例子。

那里水源丰富,水力发电方便,有人就想过借助太阳灯来搞多层温室建筑,然而就因此发生过几次大的植物异怪灾害。

在城堡之内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最后难以防御,繁华的堡垒变成废墟。

最著名的就属于“峡堡遗迹”,位于南江附近,那里至今还伫立着一株黄瓜变异出来的巨大藤蔓怪物。

而高高的城墙,再配合一些特殊的防护措施,就可以阻挡类似的植物灾害。

正是因为这样,第一产业步履维艰,食物供应困难,相对而言,二三产业反而能够保存下来不少。

就像煤田油田铁矿这些必须的矿产地,都建设有专门的城堡进行保护。

一个煤田不过占地几十平方公里,每年可以供应上亿吨煤,在这个末日世界里基本够用,但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种粮食,却养活不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