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天衢的出现,起码在目前这个阶段,也让几处州府认为终于盼来了可以让他们生计稳定的明主。
李天衢也记得按史载轨迹,李克用控制昭义军前期局势也一直很不安稳。几番失守,也直到本来会替代李罕之接管昭义军的丁会反梁降晋之后,再由能文能武,按史载减免租税,劝课农桑,打击盗寇,使得治下领地“军城完集,边鄙不耸”的“二太保”李嗣昭接管节度使帅位,并数度打退梁军的侵攻,这才使得昭义军的形势愈发稳定了下来。
如今看来,应该也能够顺水推舟的接管昭义军东面领土,然而此处藩镇地理位置,也是河东军抵御中原方面敌军的屏障。一旦昭义军有失,原本轨迹中的朱温便有机会先后两次挥军直捣河东太原,而逼迫得李克用也曾动了退入塞北大漠的念头……
何况李克用一直宣称由他控制昭义军,李天衢心说倘若我趁此机会把势力发展到河朔地域……那么晋国那边,也必然不会无动于衷,而会来要好生说道说道的。
第382章 墙头草的觉悟,魏博军来使
还没有等来晋军派来的使臣,魏博军,成德军方面却先后派出了杨利言、周式二人请求觐见李天衢。而这两处本来附庸与朱温的割据势力来意,李天衢大概也能料定,如今梁军势力在河朔方面一落千丈,魏博军、成德军无法再仰仗朱温的势要去与李克用对抗,为了自保,必然也要另寻靠山。
率先抵至邯郸的,是魏博军方面派出的使臣杨利言。李天衢也记得此人,按史载魏博军那块内讧叛乱最频发的是非之地又有牙将搞事,罗绍威便是派出这杨利言向朱温求助,请求协助平定叛乱。
如今节度使罗弘信年事已高,又因心急焦虑,而长期病卧在塌上,与他年纪相差了足足有四十一岁的幼子罗绍威接管藩镇事务。然而内忧外患,已是迫在眉睫,罗绍威虽然据魏博军六州之地,然而帐下魏博牙军虽有一定的战力,却又无比骄横,说不上什么时候便要发动兵变,驱逐甚至杀死节度使,罗绍威自知又先后得罪了李克用、李天衢这两方雄主,只得请降求和,他也的确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谈判桌上,既然罗绍威属于完全被动的一方,李天衢遂也拿定了主意,趁着魏博军只得巴巴的遣使主动前来请和,便狮子大开口狠狠的宰他一回。
使臣杨利言先是得胥吏引领,入了邯郸府署节堂。由于先前属于敌对势力,杨利言也明显的感受到周围值守军士投射来的目光甚为不善,也让他顿感如芒在背,心中已然十分不安。而觐见得李天衢,他几近奉承讨好之态,先是高声告罪,旋即便恭恭敬敬的报说道:
“世子久闻大王英名,素来钦佩,今日遣微臣前来觐见,也是期盼能奉大王为主,自此鄙镇愿做为臣邦附属,年年进贡,为贵邦河朔之屏障,以结君臣之好……”
“且慢,你说那罗绍威,对我素来钦佩?那他当初却又为何协助朱温,挥军前来攻取孤治下义成军藩镇?”
也不耐杨利言继续歌功颂德的迎奉,李天衢很快便打断了他的言语,又道:
“孤当初执掌义成军,本来与魏博军井水不犯河水。却是他罗家父子先与晋王交恶,随后对朱温称臣,遂又主动前来触恼孤。这一笔帐,孤可还记得清清楚楚,怎的如今朱温梁国控扼不住河朔之地,你家主子罗绍威,以为再转而向我称臣,便能高枕无忧,继续安安心心做他的邺王世子?哼!他想得到美,又岂有这等好事!?”
杨利言闻言神色慌乱,他思付片刻,遂连忙又道:
“这……邺王与世子实有苦衷呐……当初的确是晋王相逼太甚,鄙镇既然与河东为敌,遂也只得依附于梁国。而朱温胁迫,邺王夹在梁、晋之间,为求自保,遂也只得出兵协同梁军冒犯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