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随着戴思远瞪目厉吼,又是一声令下,城头上密集的箭雨,便朝着下方突袭至吊桥附近的魏军骑众激射过去。大队涌进的骑阵当中甲士相继坠马,各部将官相继急声号令,也只得后退出一段距离,以摆脱这般一味被动挨打的局面。
几支羽箭破风呼啸,疾速射来,忽的一杆长枪盘旋摆动,将那几杆箭簇尽数拨落。高思继披覆的银甲白袍上溅染着斑斑点点的血迹,他方才策马奔至城前,便发现弘农城城门已然关闭,而墙头上箭簇弩矢一轮接着一轮不断的倾泻下来,麾下不少儿郎处于箭雨打击的范围当中,也不免相继从惊嘶的战马上坠落下去。
可恨!到底还是晚了一步么?朱温那厮果然狠辣,城外尚还有不少梁将梁兵,便就此弃之不顾?
高思继目光炯炯,怒目朝着城墙上方瞪视过去。既然弘农城城门已经紧闭,现在也没有机会趁乱再抢攻进去。城头上猬集的敌军居高临下,不断的施射箭簇弩矢,麾下军旅徒增伤亡,以骑军为主的部众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反击……虽然极不甘心,高思继也只得再度喝令,开始指挥陆续杀至弘农城下的几拨骑军调转马头,退离到城头上梁军弓弩射程的范围之外。
而魏军连营这边,矗立在行营大帐前方的李天衢眺目观望,依稀能看见夜幕中弘农城郭的轮廓,以及距离城门不远处大批如怒涛般涌去,不久后又似潮水般撤回的一片片黑影。
以朱温的为人秉性,他当然不会顾忌采用丢卒保车的手段,要趁机夺下弘农,看来也很难一举功成……何况朱温孤注一掷的计划事败,他注定也不会再死守下去,今夜不必再让麾下儿郎不计代价的抢攻上去,毕竟朱温想必已经打算要弃城带领余部军旅,意图尽快再退回关中去……
李天衢寻思罢了,便立刻下令道:
“鸣金召回诸路军旅整顿部曲,不必再抢攻弘农……朱温必然要引兵往西面退返,倒是趁势夺回城郭,挥军追赶便是,今晚众部将士也甚是劳苦,不必再平添无谓伤亡了……”
喧嚣的喊杀声终于渐渐平息了下来,弘农城外的原野上伏尸处处。污血将一片片土地染得猩红。魏、梁两军战至力乏的诸部将士退返回去,也睡不上个囵囤觉,待次日天色稍明之际便又要尽数集结点卯。毕竟朱温终将率领余部军旅要退至潼关以西,还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派出的几拨哨骑打扫战场、收殓尸骸,又统计清楚各支部曲伤损。魏军方面阵亡一万八千余人,重伤则近两万。其中龙骧、虎翼二都的伤亡相对较为惨重;不过梁国不计代价的集结军力趁夜袭营,不但也折损了大批兵马,还要算上众多未曾撤返回弘农城内,而四散逃离的溃兵败将……估计朱温方面伤亡近半,现在仍由他亲自统领的军旅人数应该在五万左右。
而夜间那场大混战中,虽然梁国又折了符道昭、朱汉宾两员大将,可是待高思继回营清点,乃至次日打扫战场之际才发现他胞弟高思纶、高思绪两人的遗骸……
李天衢闻讯后也是蹉叹不已,并亲自赶赴高思继兄弟几人驻扎的军寨中。高思纶、高思绪二人的尸首被白布盖住,就静静的躺在架子上,而高行周、高行珪这两个子侄辈与一众将官矗立在旁,低头不语,也是满面的悲痛激愤之色。
高思祥则跪倒在两个胞弟的尸骸面,咬牙切齿,正恨声说着誓报此仇。而李天衢走到高思继面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便出言说道:
“爱卿手足,为国捐躯,朕也甚感痛惜。还望卿节哀顺变,高家将门忠烈殁于王事者,朕也必然追封厚赐,而不负爱卿两位手足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