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刘知远之所以愿意为石敬瑭效死卖命,也全然因为他这个将主以往推崇李牧、周亚夫等名将,处事内敛稳重,且每逢战阵奋不顾身、悍不畏死,而在军中也素有威望……就算刘知远也认为,若要打下一片江山,不得已也只有借力于契丹,可是人但凡有些廉耻心,又怎会做到这般地步?
眼见石敬瑭上杆子认个少年郎做爹,刘知远心里也有些泛恶心,这也未免太过分了……何况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尚还在位,这耶律德光不过是二皇子,而你竟然要认他做义父……那耶律阿保机都成了爷爷辈,你岂不是自甘当孙子?
可是就算属下刘知远都为他臊得慌,石敬瑭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虽然他没有听过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句话,可是按石敬瑭想来,到了这个节骨眼,什么颜面都可以抛下……毕竟其他后唐降臣投从契丹的时日更久,也都是想方设法的讨耶律阿保机等帝君、权贵的欢心。石敬瑭还要争取尽早得受重用,他所能想到的法子,就是以最为卑微的态度,向契丹表态自己就会是忠实的奴仆。
至于耶律德光虽然不由的笑出声来,可他很快的面色一整,又轻咳了两声,并没有因为石敬瑭厚颜无耻的认爹行为,而对其再表露出轻蔑不屑的神情。
就算还只是二十不到的年纪,可耶律德光的亲生父亲阿保机毕竟是一代雄主,而他的生母述律平有智谋、多权变,虽是女子,可是性情狠辣、手腕强硬,尤胜契丹朝中诸多显贵权臣……耶律德光深受耳濡目染,论权谋手段不但胜过他那兄长耶律倍,也善于驭下之术,深知又该如何驱策那些汉人降臣竭尽所能的为其卖命……
毕竟按史载轨迹,随着石重贵继承后晋帝位,与契丹之间关系迅速恶化。耶律德光许诺汉将赵延寿灭晋之后,便扶植他为中原皇帝,赵延寿遂使出浑身解数,南征身先士卒,而殚精竭虑的为契丹思量如何覆亡后晋而尽取中原。
可是契丹大军南下,耶律德光转头却又对晋军主帅杜重威承诺“赵延寿威望素浅,恐不能帝中国。汝果降者,当以汝为之”……而促使杜重威统领的十几万大军弃械降服。由耶律德光玩弄人心,也很清楚为契丹卖命的不少汉人臣子图谋的又是什么。换种说法,他知道又该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那批降臣的积极性。
而石敬瑭骁勇善战,又是与契丹势不两立的李嗣源帐下得力干将,他率部归附,此消彼长,耶律德光当然倍感欣喜……在确定石敬瑭的确诚心归降的情况下,他本来便打算重用其协助契丹开疆辟土。
可是彼此初见,耶律德光又刻意摆出一副对石敬瑭冷淡戒备的做派,本是打算让他的心一直悬着,而在危机感的驱使之下,更为卖力的为契丹竭力效死。
然而石敬瑭直接拜求认爹,这倒有些出乎耶律德光的意料之外。
这般场面虽然看来有些荒唐,可是耶律德光拿定了主意,便翻身下马,驱步上前,亲自将跪在地上的石敬瑭扶了起来,说道:
“汉人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我也深感有理。石将军归从我契丹,也可称得上是识时务的英杰啊……”
耶律德光正说着,忽的一顿,随即强忍笑意,而有言道:
“而你说的倒也在理,父皇曾与李克用结为兄弟,又认了他女婿王郁为义儿。李嗣源身为李克用的假子,你又是他的女婿……如此论下来,即便石将军比我年长,可你的请求,倒也算不上不符情理……
我当然也期盼石将军能为我契丹建功立业,除了君臣之谊,我也想能与你推心置腹……也罢,石将军这个义子,我便认下了。”
石敬瑭闻言,那满面感激之情已是溢于言表。他便如当真见了久别重逢的亲爹那般,双膝又是一软,还要往地上跪,耶律德光拦都拦不住……而石敬瑭眼眶含泪,嘴唇也微微颤抖着,突然又把头往地上重重一捶,当即“嗵!”的一声,便磕了个重重的响头……他语音哽咽着,又高声叫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