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页

就连楚皇都以为,自己这楚国估计才开国未达一年,就要被历史丢入尘埃之中,到时,也不知历史会如何述说楚国的这番经历。

而康国和梁国当时正为如何吞并楚国而发生了争执,得知了大宛居然想在这时候摘桃子,直接就炸毛了。

两国默契的就收紧了些兵力,这才让楚国得以喘息,勉强调出三万兵力去抵抗大宛。

而当时的楚皇又岂能不知道这两国的狼子野心?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两国就是不想让大宛占了便宜,所以,这才让他们得以抽出兵力去应对。

他们的本意是让楚国的兵力再去和大宛对拼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楚国的兵将必定是全力以赴对待骑兵。

到时候,这三万大军必定会在和骑兵的交战中全军覆没。

但大宛也别想讨到什么好。

誓死相博之下,呼延壁必定也会损失惨重。

到时候,失去了三万兵力以及当时楚国的兵神谭元昌,那楚国还不就是桉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当时梁国和康国都已经把楚国当做了囊中之物,在他们的计划里,楚国基本就是必败的,所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减少战争损伤,这样才不会被自己的“盟友”捡到便宜。

甚至后面大宛一族掺和进来的时候,他们的胃口甚至还加大了一点。

他们打算试试看能不能把大宛一块吞下。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这个意外,跌碎了他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