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红色配上黄色”,倭女翠依总是从颜色上着眼,所以她的回答不脱本色:“这两者颜色对比分明,所以夺目。”
“哼,我俩联袂,能平凡得了吗?”米芾得意洋洋。
“我也很满意”,李公麟语气谦逊。
“除了颜色,还有比例——拿尺子来”,赵兴吆喝道。
“咦,什么意思,难道你能用尺子告诉我们它为什么美?”米芾不悦地反问。
“当然——人世间所有的美丽都能用尺子量出来。且让我告诉你它为什么美?”赵兴蛮有把握地回答。
第六十六章 清明节的喧哗与骚动
赵兴指点着那名倭女丈量几个数据,然后让李公麟与米芾把几个数据乘除一下,他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值,等他们算完,他将手上的那张纸递给李公麟,说:“瞧瞧,你们算出的结果是不是这个数,或者接近这个数?”
李公麟与米芾愣了,他们久久的望着赵兴递上来的那张纸,一句话不说。
赵兴纸上写的是黄金分割律的数值。
不要惊讶李公麟与米芾为什么会算术,因为宋代是商业社会,营算经济是新党与旧党主要的争斗方向。所以宋代文学大豪都有一种“会计情节”,许多宋朝诗人写的诗里,甚至能看到会计学名词,比如黄庭坚,他写的调侃诗里就有四柱式记账法的专业名词。
赵兴给出的虽然是小数点数字,但两位大师片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愣了许久,惊愕的问:“你怎么知道……你怎会花这心思算这个东西……这东西,这个数,怎么会这样?”
赵兴回答的很平静:“这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是西人研究出来的,他们研究出这个东西有一千多年了……也许有两千年,我不知道。他们把这数值称之为‘天然合理’的最美妙形式比例。
我去西洋时,看到西洋画师绘画的纸,那上面画满了大大小小的方框,我问他们怎么回事,有人告诉了我这个数字,说这东西叫‘黄金分割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都是按这个比例搭配的,我看到西洋画师画画,他们选景的方式比较拙笨:是用一个架在木架上的大木框,木框用线绳弄出类似九宫格似的方格,然后,他们站在木架后,透过方格观察框外的景色,并将景色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绘制在画布。
我发现他们绘画都是按比例布局的,画中的主要景象,或为三格高宽,或占六格高宽,总是遵循一定比例上——画布上的方框就是干这事的,这种画布他们叫做‘黄金分割画布’。八取其三,取其五,不恰好接近这黄金律吗?
这么说吧,我对这个数值也颇有疑惑,不如我们来做个试验,比如说我们凭空设计一个美人,这个美人,姑且就把她称之为‘完美丽娘’。让我们在绘制她的形象时,完全按照黄金律的标准设计——肥瘦搭配、身高身宽比例,眼睛的位置,鼻子的大小,都完全按照‘黄金分割律’试试,看看我们的‘完美丽娘’是否令人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