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大王为我释疑。”周阳放下酒杯,看着赵佗。
“大帅有话请讲。”赵佗脸上泛着红光,这么多年了,就数这些天最是欢喜。尽管周阳他们是汉臣,他是五十万南征秦军的最后一员,能见到这么多的中原人,与之饮宴,着实让他快慰不已。
“大王,始皇为何要给你‘勿使岭南有失’的诏旨?”秦始皇的遗诏,周阳是看过的,上面就写了“勿使岭南有失”六字。至于秦始皇为何会给赵佗这道旨意,周阳不明白,景帝也不明白,天下间,只有赵佗一人知晓内情。
这道诏旨的影响非常大。正是因为赵佗遵行了这道遗旨,没有率领秦军杀回中原,才使秦朝最后覆灭。
若是在秦末大乱之际,赵佗率领五十万秦军杀回中原,天下大势不可知。那可是整整五十万秦军精锐,跟随秦始皇征战六国的百战之师,装备、训练、战场经验,无论哪一样,都不是起义军所能比得了的。就是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也不是对手。
正是因为这道遗诏,使得五十万秦军眼睁睁的看着秦朝覆灭,周阳还真是想弄明白。
“哎!”赵佗长叹一口气,久久不语,眼圈泛红,胸口急剧起伏,心神激荡不已。
周阳越来越感到秦始皇很伟大,并不是后世谩骂的暴君。南越秦军的后裔声口相传着秦始皇的不少轶事趣闻,还有他的功业。这些传闻比起后世的史料丰富百倍千倍,亦精采千百倍。以周阳的观察,这不是传闻,应该是史实,因为南越处处可见秦始皇的烙印。
赵佗这个秦始皇忠实追随者,一提起秦始皇,他就激动难已,周阳完全难理解,只是静静的等待,并没有催促。
“那是一个风雨交晦的晚上……”赵佗缓缓开口,说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轶闻。
平定岭南之后,赵佗奉任嚣之命,回咸阳向秦始皇禀报。对秦军的战绩,秦始皇很是赞赏,夸将士们打得好。
赵佗随后提起任嚣的请求,岭南已经平定了,可以撤军了。岭南虽然地域辽阔,毕竟经济不发达,难以供养五十万秦军。岭南平定之后,尽早撤军,减轻岭南的经济压力,这是上上之策。
按理说,秦始皇会同意,可是,秦始皇不仅没有同意,反而命令秦军驻守岭南。还从全国各地抽调了数十万百姓,迁入岭南。
对这一举措,赵佗有些不以为然,可是,他对秦始皇历来无条件服从,也没有反对。以现在的眼光看来,秦始皇这一举措影响深远,加快了岭南的汉化,促进了岭南的开发。
若是秦始皇听从了任嚣的建议,把秦军撤走,不迁入中原百姓,岭南不会是现在这样儿。中国会不会拥有华南之地,都在两说。
对秦始皇的宏阔深谋,周阳他们大是赞叹,就是这样一个给后人骂为暴君的人,竟有如此远见。
赵佗叹口气,接着说道:“当我离开咸阳时,始皇又见了我一次,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始皇。那天晚上,风雨交晦,兴许这是预兆。就在那天晚上,始皇给了我那道遗诏。我当时很惊讶,就问始皇为何要给我这样的诏旨。始皇只是说要我遵行便是,其余什么也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