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页

陶谦见曹操短短时间便聚集了如此多良将强兵,便将麾下的四千丹阳精兵尽数送予曹操,希望曹操能够将这些桀骜不驯的悍卒,治得服服帖帖的。陶谦还允诺,曹操大军的粮草、兵器全部由徐州提供,让曹操专心练兵。

曹操得了四千丹阳兵,兵马势力扩张到了万人,将四千丹阳兵交给曹纯调教,再稍稍的整合了一下军队,训练他们的默契。

在训练了军士几天后,曹操与陶谦便动身前往陈留酸枣,会盟诸侯商议讨伐董卓一事。而此时的董卓,却依旧沉醉于酒池肉林,过着腐败糜烂的日子。

董卓放纵部属作乱,弄得洛阳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时常有百姓迁居他地,希望逃离这个深不见底的大沼泽!

以往繁荣昌盛的洛阳,如今已经变得死气沉沉,大街上也不见人烟,只有不时走过的一对对西凉兵。

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尤其是家中有年轻女眷的,不是逃亡外州便是将女眷藏匿在地窖之中,免得被西凉兵发现给糟蹋了。

荆州刺史袁绍,在接到了曹操的矫诏之后,便聚集麾下文武,引兵甲五万前往酸枣会盟。

而曹操的檄文也纷纷到达各州郡,各地诸侯不论是嫉妒董卓,还是心系汉室都纷纷响应,只有冀州王刘辩婉拒信使,言不会轻易出兵。

曹操的檄文一共召集了十一镇诸侯:

第一镇,后将军九江太守袁术,领兵甲三万前来会盟。

袁术在袁绍逃离洛阳后,不久也离开了洛阳,并且逃亡到扬州,得到九江郡当地世家的支持,坐上了太守之位。

如今袁术麾下拥兵五六万,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中,也算是一强势崛起的诸侯了,起码他并不像演义中说的那么无能。

第二镇,河内太守王匡,领兵甲两万会盟。

第三镇,后军校尉鲍信,领兵甲一万会盟。

鲍信的兵马被荀彧收走后,便一直隐居在老家泰山郡,苦练武艺。在听闻了曹操发布檄文后,便想荀彧讨要回了兵马,前去参加会盟。

第四镇,广陵太守张邈,同其弟张超,领兵甲两万会盟。

历史被改变之后,张邈失去了陈留太守之位,反而降弟弟的广陵太守之位坐上,而其弟张超只能在旁辅佐。不过这些都是蝴蝶效应了,张邈兄弟自然不可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