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不过听在别人耳朵里,仿佛答应得太痛快了,不太像是李佑的风格,这又是正话还是反讽?

汪拾遗便起身劝道:“你这次要忍耐住,万万不可出手!”

李佑:“……”

潘部郎随即也开口道:“大局为重,意气用事绝非智者所为!”

李佑:“……”

“你如此年轻,而那彭阁老日薄西山,你何必与他纠缠不休!听老兄我一句,得放手时须放手哪!”董御史如此劝道。

面对一屋子挥之不去的怀疑神色,李佑无奈道:“在下没有在彭阁老身上吃过什么大亏,谈不上多么恨他,诸君勿虑!”

左部郎笑道:“听说最近你在归德千岁那里大受欢迎,我等都猜测是你鼓动的她去斗彭阁老,所以想的多了些。这次千岁殿下来势凶猛,也不知彭阁老能否挡得住,甚可令人忧虑。”

众人便一起为彭阁老长吁短叹,他老人家要一怒主动辞职可就麻烦了。

第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

李大人的历史太过于晃眼,就差赌咒发誓写保书,这才打消了同党们的疑虑,彼此告别回家。

路上李佑不由得犯嘀咕。今天举行聚会的目的和意义,莫非就是同党们为了拦住他出手?

他这帮同党都是科班正途出身,道路通顺平坦,与李大人那一路走来遍布荆棘的另类路途自然不同。

但是若不披荆斩棘,逆流直上,现在他李佑只怕还在苏州府里当着坐冷板凳的小小知事,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知府找些由头发落了。

次日,别人摸黑起早在寒风中上朝,李佑摸黑起早在暖轿中巡城。

出了家门,李大人懒洋洋地打了哈欠,靠在严严实实的轿子里打起瞌睡。外面有上百军士差役前呼后拥,有了状况自然会叫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