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晏尚书又对李佑道:“不知你们银号的银票是何样式,印制质量如何,能不能担得起异地汇兑重任,这还需要考察。回头你速速送几张银票到本官这里,待本官验看一番。”

李佑险些目瞪口呆,这就是明目张胆的索贿啊,送他几张真银票,那和直接送他银子有什么区别?他不是舍不得出银子,而是感到这样直白不含蓄的索贿,只在底层小官吏身上见过,二品尚书大佬也这样行事就很怪异了。

不过敢要钱不是问题!李佑答应道:“在下这就去银号吩咐下去,今日便遣号中伙计送到大人手里。”

直到出了户部,李佑仍在迷惑不解,今天的事情虽然比较意外地谈成功了,但总有些奇怪。主要是感觉很生硬,那晏尚书一点也不像是在宦海厮杀了几十年的老官僚。

一开始拒绝得太简单粗暴,几乎就是有眼如盲对好处视而不见,就算是为人保守,也得先考量一阵子利弊罢。

再后来,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答应得太轻率,连银号底细都没有问,直接答应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索要好处如此直白,如此不顾脸面,不像是尚书这等级大佬所常见的隐晦作风。

问题出在哪里?李佑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只要他答应了在扬州与京师之间,试行部分盐课汇兑就好。

第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

揣着问号离开了户部,李佑去了棋盘街惠昌银号。棋盘街位于大明门之南,六部位于大明门之东,相距并不远。

戴掌柜将李佑迎入内堂并禀报道:“就在刚才,苟家遣人拿了二万两银子过来,正在那边交割。”

李佑笑道:“看来武安伯没有老糊涂,也算他识相!后面陆续还会有,你们都收好了。”

想起户部晏尚书索要银票的事,李佑又思量片刻,他老人家也没说个数目,到底送多少为佳?

李佑在官场闯荡这么些年,从来没有给尚书这个级别的朝廷大佬送过办事好处,不太明白行情是怎样的,特别是帮忙通融了如此大的生意的情况下。

最后他自己估摸了一个数字,对戴掌柜吩咐道:“你去开五千两见票即兑的银票,拿与我有用处。”

戴庙祝愣了愣,“这样不合规矩,在银钱这一行当,东家任意支用柜上存银或者乱开银票是大忌讳,本行公约严厉禁止的。如若传了出去那就是很大丑闻,行内其他各家决不再会与我们往来并作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