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轻捋柔密青须,动作飘逸潇洒,悠扬说道:“就是再表决,又能如何,三比一,你就认命吧。”
“吕兄,其实我家里,还有几卷珍本。”韩瑞眼珠子转动,诱惑说道:“好像是文心雕龙的残卷,可是难得的原本手稿……”
吕才闻声,立即拍案,严肃说道:“我觉得,这样对符节,的确有些不公平……”
“没错,没错。”李淳风也旗帜鲜明的见风使舵。
韩瑞无语,两个高人形象,顿时轰然破碎。
第468章 木秀于林
就在韩瑞向李淳风与吕才两人,描述荆州风物之时,门外有人进来了,是礼部的书吏,态度十分恭敬,奉了礼部尚书王珪之令,请几个太常博士前去商议事情。
“什么事情呀。”韩瑞好奇问道。
李淳风悠悠站了起来,微笑说道:“大军征讨吐谷浑,一战功成,扬我国威,凯旋归来,接待的礼仪,自然不能轻视,要尽快拿出章程,筹备安排,免得到时手忙脚乱,有所疏忽。”
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对于礼制的具体细节很少过问,由太常寺负责执行实施,所以找几个太常博士前来商量,也是符合程序的。
古代有五礼之说,没有轻重之分,这是治国的根本,至圣先师孔子认为,春秋战国之所以常年战乱,就是由于,礼乐崩坏造成的,这种说法,影响历代的帝王将相,只要天下太平,必然会制定各种礼制,颁布实施,维护统治根基。
可以这样认为,在古代王朝,礼制,就是后世国家的宪法,上可以约束帝王将相的行为,下可以教化庶民小卒,意义非比寻常,在太常礼院多日,尽管礼记经义繁琐细碎,枯燥无味,但是韩瑞的确认真看了,也有所得。
至少明白,只要将礼制了解通透,知行合一,勉强可以在朝堂上立足了,当然,如果只是墨守成规,不知道灵活变通,一样难以有所成就,可能怎么死也不知道,就好比后世,毕业了,拿了学位证书,可是不意味着,可以成功就业,出人头地。
这只是起点而已,以后的路,还很漫长,韩瑞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符节,走了。”吕才招呼道:“帮我拿几份札子,嗯,就是这个……”
韩瑞低头观看,却是以前军队凯旋归来的仪注,立即明白吕才的好意,感激的朝他微笑,一边随行,一边观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