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光绪中华[校对版] 妖熊 2448 字 2023-03-15

一片赞叹或是惊讶的声音,我笑了笑扫了载沣一眼,转过头来道:“其余的也放心,后勤部李秉衡大人也准备了火车,送各位回京,到京后每人给假十天,十天后,都好好的给朕办差事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同样是山呼万岁,从这些刚性十足的军人口中喊出来,就是整齐划一,气壮山河,三百余人齐刷刷地跪下磕头谢恩完毕,便在直隶地方安排下,各赴驿馆休息不提。

我的下一步是要与载潆交办一下他的差事,对于中日谈判来说,他这种人才可比李鸿藻要强多了,他和李鸿章搭配,正好可以在谈判桌上给日本人狠狠割上一刀子。另外,工商部张之洞那边,也要办一个晚宴,欢迎德国人,争取把克虏伯的火炮生产线留在天津,同时,力争在北京与克虏伯合办一个火炮设计院,最低限度也要克虏伯提供一些师资力量,火炮这个战争之神,我也要提前布局。

载潆的行程被定在三日以后,我将直接开赴马关,同时李鸿章也将受命与日本政府开始约定谈判时间、地点。当然,不能叫做约定,而是通知,在得到国内的电报后,他一扫之前的谦和,展露出它的强势来。马关,9月15日,此上谕所示,若不从,舍重启战事外,别无他途。

在这种赤裸裸的威胁下,海军巨炮炮口下的东京屈服了,日本谈判代表团七十余人,乘坐皇家海军军舰与李鸿章一同抵达马关,在春帆楼会同载潆的人马,中日谈判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欧洲的局势也趋于平缓,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宣告结束,野心勃勃的尼古拉二世似乎也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可能在东面应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双重挑战,所以,他开始与他那位德国亲戚进行磋商,俄国人摇摆的性格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俄德谅解备忘录在柏林签署,双方约定了一个五年期的谅解合约,在五年内,保加利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的德国、奥匈帝国以及俄罗斯的三重保证,俄国从罗马尼亚撤军,恢复危机之前的奥匈帝国势力范围。

同时,英国人再一次与威廉二世取得了接触,向他抛出了英德和解的橄榄枝,在英国人发现德国人对于欧洲大陆的惊人控制力之后,英国人试图找出另外一种维护大英帝国利益的方法——与德国就欧洲问题建立一个定期的磋商机制,从而避免类似的这一次索非亚危机的方法。

但是,自信心得到了极度膨胀的威廉二世傲慢的以一个近乎苛刻的条件——要求英国人定期向德国开放最新的战列舰设计图纸——从而拒绝了英国人的努力。

俄国的妥协是有原因的。俄国人在中国北方防线上的愚蠢行为已经招致了英国的强烈警告,根据中英联盟的约定,英国有义务在远东范围内共同对付俄罗斯的挑衅,所以,在我下令驻英国公使向英国方面交涉后。英国立即表现出了绅士的守信风度,与俄罗斯进行了交涉:如果俄罗斯坚持继续他在远东挑衅大英帝国盟友的举动,英国将对俄罗斯作出必要的举动来保证大英帝国的远东利益。

在英国通过土耳其的订购战列舰订单后,尼古拉二世突然发现,他的帝国想向南迈出哪怕是一英尺,也是那么的难。土耳其人牢牢地扼守着黑海的出海口,而且这个国家的军人似乎永远都不会放弃洗刷耻辱的梦想,从而恢复往日那个超级帝国的荣光。

法国人在这次事件中始终保持沉默,尼古拉二世能够理解他的这位新盟友。巴黎机制还没有发挥出设想中的作用来,德国与奥匈帝国,当然还有意大利王国的军队似乎随时都可以将高卢人赶进大西洋。在尼古拉二世面前的欧洲地图上,他正在试图为俄罗斯找到一个出口。重新回到远东?

远东铁路的工程在修筑到一半时戛然而止,需要继续下去吗?尼古拉二世还没有拿定主意。

法国人的主意已经拿好了,法国人绝对不愿意单独对抗法国东面自上而下的那三个国家的威胁。所以,法国需要英国的庇护,尽管有一些法国人很难忘却那场普法战争的屈辱。但是大多数天性浪漫的高卢人常常会被巴黎的繁华生活消磨掉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斗志。

经过这次危机,法国人发现德国似乎比以前更加有力了。而英国的庇护还远远没有达到让法国人放心的程度。所以,很多人开始思索,远东那两个国家,从哪方面来讲,法国都不应该与利益作对。中国人能提供订单,日本人恐怕在交付了那三艘战列舰的款项之后,也许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了。别忘了,法国还会借钱给他们,这笔钱,花得值么?

似乎一触即发的欧洲全面战争,就这样在各方心思各异的格局下,借着英国人的调停与干涉而止步了。欧洲又回到了过去的那种秩序,但是很多聪明人都知道,这只是各方还需要积蓄自己的力量的缘故。

这种迹象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德国人正式开始了海军计划,同时在远东战争中大放异彩的飞艇生产也在大规模进行,回到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得到了国家和民间的大笔投资,使得这位飞艇之父获得了继续完善他的梦想的黄金机会。他们开始研究制造载重量高达二十吨的巨型飞艇。而眼光敏锐的欧洲各国,也开始研制自己的,或者直接购买德国人生产的飞艇。当然,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还有俄罗斯是买不到的,他们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