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光绪中华[校对版] 妖熊 2607 字 2023-03-15

这早在袁世凯算中,当然不动声色,心中腾起考究的兴致,起步道:“我身居东海总督,平调南洋,何以见得圣眷优渥?”

郭严青跟上他的脚步,笑了笑道:“大人,此调令明显是大人的经营方面之才正为皇上倚重,东海大人一手平定。而南洋两年下来寸功未进,此正是皇上调大人前往的缘故了。以大人之才,再屈居在未来十数年不会再有大动的东海日本方面,那才是委屈了大人。而朝廷下一个经营的重点必是南洋,至于大人您,正是这经略南洋的重中之重。”

“哦?”袁世凯大大惊讶地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个凭着猜中自己对日本政策而崛起的年轻人,惊奇地微作恐吓道:“你敢妄言朝廷大政?”

郭严青却毫不惊慌,拱手为礼道:“回大人话,属下不敢认承此罪。属下只是看朝廷用大人去南洋,便知朝廷要经略南洋而已,此乃明眼人一望而知的事情,何用属下妄言。大人这么问,只是大人身在局中而已吧。”

袁世凯岂会想不到这一点,只是生出了好奇之心而已。此子大智若愚,有些时候看问题一针见血,有些时候又口不择言。譬如有些机密之极的话语,纵使人人都看得出,但人人都不敢说,偏是他当作个宝一样地说了出来,丝毫不觉得自己是在犯忌讳。

可惜啊,这孩子要是在国内历练个三五年,再有个进士出身,将来成就必不可限量的。袁世凯生出了爱才之心,如果这孩子由自己荐出去历练,以他看问题的聪智,未来定然非是池中之物。袁世凯何等样人,心思立马灵动起来。一面想着,一面点头道:“嗯,你说说看,何以见得朝廷就要经略南洋?嘿,你难道不见圣旨一下,老夫身边立马清静不少?”这倒是实情,圣旨里的话语已经很严厉了,这时候不敢来触他霉头的,或是不看好他前途的,怕是各占一半。在这车驾如云的码头边,与他这封疆大吏搭话的人比平日里几乎要少掉七成。

“那些只是愚人而已。”郭严青不屑的撇撇嘴道:“凡有心国事者,皆能了然我大清北逐俄狄,东平日本后,下一个经略的重点。必是南洋……”

话未说完,袁世凯打断道:“上车说吧,子蓝先生愿否随世凯去南洋任上?”

车驾启程,往城中的总督衙门而去。

左宝贵接任了东海总督之任,仍兼任新湘提督,至于两省的巡抚及新蜀的提督之责,则分别由国内派出近几年政声上佳的英国留洋派的两名文官宋青宇及夏守忠接任。此两人在出国前就是五品同知衔,回国后升至三品道台,分别在天津道及莱州道上,去年分别任山东布政使及浙江布政使,今年又晋巡抚,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两人的身份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样是新儒党党员,加上英国留学的背景,这一任命也充分显示了文官系统的换血信号。

而新蜀省提督之责,则由戴宗骞接任,一来他有对日本作战的经验,二来他也是练兵的一把好手。这个调动倒纯粹是从实用主义出发。

唐绍仪调任了外交部做同知,考虑到他治理地方经验及开拓能力的不足,综合上他熟悉外务的优点,算是人尽其才了。

让袁世凯去南洋,就是要用他处理乱局的能力,把菲律宾如今的卡普蒂南,中国占领军,以及当地华人的势力三方力量交错的局面厘定,最低限度也要把吕宋岛全部治理好。将来马尼拉湾才能发挥出钳制马来西亚,印尼等诸国的作用,也可以与高雄港及海南岛一起,在相当程度上扼守好从印度洋方向进入太平洋的任何国家的势力。在工业原料上,从澳大利亚运往国内的矿石的运输线,也将在以菲律宾为母港的太平洋舰队的保护之下。这种关键的地方,才是袁世凯最应该去的地方。

至于日本,随着日本称藩及局势的巨大变化,战略上大变动不会再发生了,一战以前,这里就是要在目前局面的基础上安顿好,只要不出大乱子就行了,以左宝贵的能力和魄力,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了。

所以,郭严青猜测的没错,帝国的下一个经略重点,必然是南洋。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橡胶这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工业化进展的重要程度甚过于石油的经济作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没有一个安定的,自己可以全盘掌握的南洋是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