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页

光绪中华[校对版] 妖熊 3334 字 2023-03-15

而在此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空军争夺制空权,以建立在这片地区的空中优势和情报优势,失去了空中的侦察机和骚扰,战场局面将迅速改写。英印军十一万人的部队如果只是死守的话,他们将很快被赶回西奈半岛。

在这份计划的基础上,冯玉祥师的代师长也是他以前的参谋长鹿钟麟提出是否应当派遣机动兵力向西奈半岛方向做战略记佯动,不管英军如何想法,牵制兵力也好,让对方不敢太过大胆的后撤也号,都是对正面战场的一个极好的支持。

空军部队在这里的最高长官第二航空队的冯如也对这一计划表示支持,空军已经提前这样做了,西奈半岛的英军机场和地面基地在4月那个和平十天里,空军基本上已经飞了个遍,无论如何都会给英军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白崇禧也从前一阶段他对英军的理解的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从英军方面来说,固守约旦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战术上的价值了,迟早要丢,他们继续留在那里的唯一的目标也许就是向阿卜杜勒家族乃至整个阿拉伯民族证明他们说话算数,为未来留下余地,所以白崇禧认为英军可能已经拟定好了撤退的方案。对他们来说,保持在埃及的统治远比在阿拉伯方面继续保持存在要来的重要的多,因为英军这一阶段的军事战略目标并不是在阿拉伯建立他们的统治,而是对土耳其形成压力并进而迫使土耳其退出大战。同时也可以对德国的bb生命线形成实际的威胁。

从这方面一想,在座的高级军官都认为白的讲法有道理,英军的确没有必要在中德两面夹击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之前对土耳其的军事战略,对他们来说尽管在战术上他们成功的在约旦建立了势力的存在,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成击垮土耳其的战略目标,战争实际上已经失败了,而目前中德土阿四方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南北夹攻之势,并且还有觊觎西奈半岛的企图,他们没有道理继续在约旦打生打死。或许他们更希望体面的离开约旦——在不违反对阿卜杜勒家族的承诺的前提下。

因为阿卜杜勒家族是完全由英国人扶植才得以独立建国的,并且他们为了继续获得英国人的支持不惜与南面强大的阿拉伯王国结下了血海深仇,若果英军在这个时候不打几仗就撤离的话,等于将阿卜杜勒家族卖给了沙特国王。这不仅是道义上的问题,而且也是实际的政治问题,这次的先例一开,以后他再想进阿拉伯的圈子就完全不可能了。而且无论哪个阿拉伯部族经过这一战之后也能看的出来,这个世界上哪个大国才是值得依靠的。

白崇禧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话深入浅出,结合着地图和战术层面的多重分析,让集团军的这些高级军官都听的频频点头,冯玉祥作为集团军参谋长也对他这个本来还有些看不惯的新下属刮目相看。

既然都接受了白崇禧的判断,那么集团军就有必要调整战略目标。中国从上到下目前并无染指非洲的意图,按照塔夫脱总统访华和随后中美一系列的互相交流的不成文约定,非洲从大范围来划分,是美国的囊中物,事实上美国人从前期的绝对中立到后来慢慢倾向于德国集团,目的和原因当然不是那么单纯的,英国已经是大厦将倾,美国当然要捞取利益,中国和德国将来要瓜分亚洲已经是显然的事情,而且美国与中国也有协议对对方大洲执行绕行政策,所以美国不会介入亚洲事务,他们现在要的似乎是非洲,这从他们的海军在非洲西海岸线航行就能能够看出些许端倪。

到11号这一天听说美国海军的舰队已经行驶到了好望角一带,他们的企图已经是呼之欲出了,所以在目前这个时候,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去与美国争夺非洲,中国在这一阶段的目标并不是将英国赶出埃及。

首先承认沙特的阿拉伯王国,签署军事合作协议,租借军事基地等等步骤都说明,中国的目的只是在亚洲的西端,行驶完全的控制而已。所以这个时候就不应当将重点军事打击的目标放在已经没有恋战之心的约旦英国驻军上了。

但白崇禧这番话一说完,在座的却都明确的表示了反对,集团军司令,年纪最大的张勋也皱眉不悦地问道:“那诸君与本司令劳师远征,难道是来闲坐着玩的么?军队不打仗,那还叫军队?”扫了一眼要辩白的白崇禧继续抬高音调做总结性的发言到:“打还是要打,而且要打得狠一点。打得他们怕了,日后才有我们的主动。”指着白崇禧道:“你的意思我也明白,是说这里有谈的空间,但是本司令告诉你,有些时候,光谈是没用的。”

话音落到最后,手指落在桌面上的试图,重重的叩了两下道:“还是要落在一个‘打’字上!”

第四卷 341章 中东烽烟起

谁也没有料到,5月中旬第二十九集团军司令部军务会议决定下来的攻击行动,一开始居然闹了个灰头土脸。英军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晓了集团军方面在5月14日的军事行动意图,出其不意的在之前就派了一支突袭部队进入阿拉伯境内,在阿拉伯人的帮助下昼伏夜出,经过两天穿插到了距离他们的防线七十多公里的重要水源补给点,距离中华帝国三点支撑架构的军事基地的最近点盖利拜仅十来公里的费季尔井附近,并在13日夜间对守备水源的外围一个营的陆军发动了突袭,炮火和毒气弹首次被英国人在战场上使用,在凡尔登让他们吃了大亏的毒气弹被他们的曲射炮火投掷到营的中央,伴随着外围不间断的火力骚扰和步兵强行突击,在盖利拜大军来援前的十多分钟内,给守备费季尔井的步兵营造成了七十余人的伤亡,水源地也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当盖利拜城内的骑兵大营倾巢而出支援后,英军却扔下了十来具尸体施施然而退,将来援的骑兵团马步芳团长气得七窍生烟,幸得他的兄弟也是他手下一个营长马仲英死死的摁住,才没让他在这漆黑的夜里追击而去。

虽然事后也证明了敌军并没有安排大规模的伏击,而更像是一个小股部队的骚扰行为,但马仲英的做法仍然得到了师部的表扬,月黑风高夜,敌军这个行动又实在太像是诱敌的伎俩,谨慎点才是正确的选择。

现在虽然没有发现敌军的接应行动。但综合考虑来看,仍是吃大亏的可能性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