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光绪中华[校对版] 妖熊 3591 字 2023-03-15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在一年后再次遭遇重创,战列舰三沉五重伤,小舰队伤亡无数,虽然他们也给德军带来了超过己方的伤害和舰只损害,但德军在沉没了三艘,退出战场五艘战列舰之后,主力舰队数量仍然远超对手,在这个情况下,到了天亮的时候,英军只能遗憾的退出战场。这次他们的运气显然不错,德军也没有更多的预备舰队来收拾残局,只得看着英军剩下来超过七十余艘战舰的庞大战团离开战场,在追击了一段距离之后,终是无法再创造更大的战果,只得带着巨大的喜悦和微小的遗憾回航。这一战已经彻底奠定了未来海上力量对比的格局,德国将成为这片海域的主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对英军的各个主要造船厂进行打击,并看看陆军什么时候有兴趣到不列颠岛去玩玩了。

虽然法国舰队的损失并不是那么大,只有一条战列舰需要返回地中海的造船厂大修,但很显然,这已经足够了,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功勋。

对于英国来说,海军优势的丧失殆尽,到如今优劣倒转,这个局面是致命的,从今以后不列颠的沿海将不再安全,造船工业很显然要进一步接受打击,国内一片恐慌,德军的飞艇轰炸仍然隔三岔五的光临伦敦上空,尽管空军已经摸到一点点机会对方飞艇的门道,但是他们显然还没有完全完成炮弹的替换。在持续几个月的飞艇轰炸中,只有两艘德国飞艇被皇家空军击落,其余的飞艇都完成了他们轰炸或是撒播传单的任务。

随着海上战败的消息的扩散,大英帝国的信心已经完全被动摇,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艾伦比将军无法将那一份已经拟好电文的电报发回伦敦,他决定已经到了自己去决定一些事情的时刻了。

518海战的余波还没有完全扩散开来,伦敦高层对这个消息的持续扩散无能为力,他们甚至也不能挽回一下陆军愈来愈低落的士气,尽管他们在索姆河流域的进军仍然在继续,并且还没有遇到德军有效的防御,但是战地指挥官们已经普遍怀疑这是德国人的一个阴谋,所以他们已经开始放慢了战车的脚步,并等待着伦敦下一步的命令。

此消彼长之下,德军的士气获得空前的高涨,并将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同盟国阵营,奥匈帝国的陆海军部门已经开始策划下一阶段的作战目标,他们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在亚德里亚海中打转,他们的陆军也希望能够前往罗马这样的大都市去见一见世面。

就连土耳其也预感到了局面将呈现出对它有利的转变,所以他们的海军一改长久以来的懦弱姿态,在5月18日当天对克里特岛发起了炮击,并将一个团的地面部队送上了岛。

这种种变化,但凡有一些战略头脑的军官都能够预感得到,所以,艾伦比将军决定回收他的部队,退守西奈半岛,甚至苏伊士运河才是他认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苏伊士运河将成为大英帝国的海上边境点。

5月19日,中华帝国第二十九集团军司令部接到大英帝国远征军司令部艾伦比将军派遣的使者的书信,信中提出了举行停战谈判的请求。信件经由电报发回北京的时候,已经是20日的凌晨了。

第四卷 343章 政局

英国提出英方退守西奈半岛,将约旦河谷地区交给中阿土德四方联军管辖,双方以西奈半岛东线也就是从北面的阿里什港到南面亚喀巴湾的埃特拉港为界,以此线为埃及和阿拉伯王国的边界线,也就是英方与中德等各方联军的停火线。在达成停火协议之后,中德双方应当书面保证英军人员物资安全离开目前的交战区域,并互相交换俘虏。

初步看来,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不过英国人的请求中也包含需要中方协助说服德方的内容,很显然他们对于这一条件下是否能够说服目前并没有在战场上捞到什么便宜的德国人并不抱太大希望。

从前线的战备状态来看,英军也没有任何懈怠,除了在南方率先出击占了立足未稳的中国人以点小便宜之外,在北方他们也坚守住了德土联军冲击下的防线。相较欧洲比起来,中东的英军显得更有活力和战斗力。

从德国人开展以来的姿态而言,他们接受这一条件的可能性不大,之前他们还与我的总参谋部有着关于直接控制埃及的打算,他们不会放着两面夹击的英军的大好姿态,把对手的有生力量放回到埃及去,这对于他们来说等若是将骨头六到后面去啃,以后的情况谁又能说得定?

所以我也指示前面仗照打,谈判照旧进行,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一面与德军方面联络。看看他们的反应。

国内的政局也基本开始明朗,新儒党气势如虹,在6月1日即将开始投票的日期就要到来之前,各个媒体的调查都显示出新儒党大获全胜,除了几个微妙的区域显示出其他政党尚有抵抗之力外,全国五十个省包括军队,藩属等八百张选举人票,也就是首届国会的八百个议席中。新儒党在首期调查的报告来看,很有希望获得超过八成五的议席,尽管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很显然,张謇出任首任内阁元相基本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