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划用赌局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赢了就是满堂彩,输了不但生死,还要遗臭万年!这一点不但李适之知道,李澄自己心中也是再清楚不过了,不过他此时的脑子里想的并不是这些,而一心在想着自己当真能逼着自己的父皇退位?自己当真能登基为帝?
李适之这时看向李澄,道:“丰王殿下,你如何看待此事?”
李澄这时额头已经满是冷汗,怔怔地看着李适之与杨云枫半晌,最终咬牙道:“姐夫说的一点不错,不成功便成仁,与其苟活于世,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反正迟早要死,不如博他一搏!”
李适之本来指望李澄胆小怕事,自己也好劝说杨云枫另寻他法,不想一想胆小怕事的李澄,这一次却如此的心狠心诀,不再犹豫,着实出乎自己的预料,其实他不过是小看了帝位对李澄的诱惑罢了。
杨云枫见李澄已经心动,心中冷冷一笑,知道李适之不像李澄那么好糊弄,他心思缜密,定然会想到其中的不妥,所以不能让他慢慢去想,只能乘着如今形势逼紧的情况,乘热打铁道:“李大人,如果对方成事,那么着宰辅之位就是李林甫的囊中之物了,张宰辅的死,就变得毫无价值了,到时候不但李大人您,就连张宰辅的家眷,您的家眷,已经张宰辅所有门生以及他们的家眷,只怕会无一幸免,都要惨死对方手中,但是如果丰王殿下成事的话,这宰辅之位就非李大人您莫属了……自然了,我也知道李大人您是忠臣,绝对不想也不会做出忤逆叛上之事,若不是如今形势严峻,云枫也不会如此做,但是李大人你有没有想过,一旦李林甫等人当权,这大唐的未来将是何种情况?大唐的子民又当如何?李大人您的满腔抱负又如何施展?”
杨云枫的一番话完全对了李适之的心路,李适之这时暗想,是啊,自己死了不要紧,但是大唐的未来如何?自己的抱负总不能带去黄泉路上施展吧?大丈夫立于世,短短数十年,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岂不枉费了这几十年的光阴?况且杨云枫的意思也不是让自己等去弑君,李澄一向也听自己的话,到时候自己再劝说李澄不要逼皇上退位,最多让皇上立李澄为储君,等着皇上寿终正寝之后再说,也未尝不可,况且此事未必也就一击即中,如果自己不这么做,皇上也未必能够善终……
杨云枫见李适之这时眉头紧锁,知道他正在做自己心中的最后挣扎,立刻又对李适之道:“李大人,自顾所谓忠臣者,并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社稷,忠于江山子民,如果不然,魏征忠于太宗,也只会对太宗言听计从,也不会仗义执言,死谏到底了,您说是么?”
李适之这时听杨云枫如此一说,心中顿时豁然开朗,立刻看了一眼李澄,见李澄此时也是一脸期望地看着自己,这时看向杨云枫,立刻道:“好,就依照云枫所言!”
李澄闻言立刻喜出望外,好像这李适之一旦同意了这个计划,皇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立刻站起身来,对杨云枫道:“姐夫,那么下一步,本王应该如何做好?”
杨云枫立刻道:“请丰王写一封书信,让人立刻送给隆郡王李颌……”
李澄闻言立刻提笔写了一封“效忠”书,随即递给李适之与杨云枫看了看,李适之帮着李澄修改了一些语句,道:“此信只能含糊其辞,不能言明,不然日后只怕留给后人为把柄!”
杨云枫微微一笑,知道李适之心细,也不劝阻,心中却在想着自己心中筹谋已久的另一盘棋局,心中暗暗地对自己道:“成败也在此一举了,看来在去辽东之前,彻底解决长安的隐患,也是必要之事……”说着看向李澄,见李澄一脸虚心之中,听着李适之说着书信中的言辞问题,心中冷冷一笑道:“就姑且让你做做这春秋大梦吧!”
第38章 忠王不忠
李澄的投诚书送出去已经近一个时辰了,迟迟没有任何消息,李澄在自己的丰王府大堂中踱步来回,焦虑不安,之前的那种对龙位的期盼之情已经一扫而光了,李适之额头也满是冷汗,坐在原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杨云枫,杨云枫则是一脸的轻松之色,没有丝毫的紧张可言,李适之甚至怀疑者杨云枫是否知道紧张二字如何写。
过不多时,前去御林军军营送信的赵云龙赶回了丰王府,李澄一见赵云龙回来,立刻上前紧张万分的问道:“赵大侠,御林军的情况如何?”
赵云龙这时立刻沉声道:“赵某到达的时候已经晚了,整个御林军军营已经被对方的人团团围住了,赵某也是想尽办法才混进了军营,这才将王爷的书信送到了御林军将领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