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再醒来已时经是晚上酒楼快打烊的时间了,他是被伙计拍醒的,看到酒楼上的桌椅空空,施闰章晃了晃脑袋才记得下午之事,心中顿时一惊,他竟然糊里糊涂的把自己隐藏了三十年的隐秘讲了出来,不过,马上又释然,双方只是萍水相逢,说不定一辈子再无见面的机会,讲出来又如何。
若是他知道下午自己倾诉的对象是大明皇帝时,不知道会不会吓得半死,回到家中时,放下心思的施闰章显得神采飞扬,就连家中的下人也感觉得到,倒是被妻子狠狠的埋怨了一通,不该这么晚回家。
若是以往,施闰章必定会反驳上几句,这一次,施闰章对妻子的埋怨一直笑呵呵应对,差点让施氏以为自己的丈夫换了一个人。
第二天,施闰章也派仆人第一时间将朝廷发行的邸报买了回来,将那篇明军收复沈阳的消息反复看了数遍之后,目光才转到其他消息上,当看到朝廷对北方移民的优惠政策时,他的心中突然一动,涌起了一股不可遏止的念头,回家,回沈阳去。
“你疯了,好好的江南不待,去沈阳干什么?”当他把这个想法一透露,妻子脸上全是不可思议之色。
施氏是江南人,尽管她知道丈夫以前老家是在沈阳,可是施家在南京已是大户,若是去沈阳,那些店铺恐怕只有变卖了事,放弃江南的一切去沈阳,在施氏看来,丈夫确实是疯了。
不但施氏反对,施闰章的几名儿子更是强烈反对,他的儿子都是在江南长大,当然不愿意去北方,何况还是刚刚才收复的沈阳,无奈施闰章铁了心,即使是全家反对也无用,在施闰章的坚持下,施家不得不准备向北迁移的事宜。
施家家大业大,要迁移并不是短时间能够成行,何况现在是冬季,他深知北方的寒冷,肯定要等到开春才能动身,趁着这段时间,他需要将各种店铺、田地变现,挑选愿意随同前往北方的仆人,准备车马和各种物资。
施家要迁往北方的消息传开,与施家有关系之人全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不过,也有不少粮布商人暗暗高兴,走了施家,不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可以趁势压价将施家的各种店铺盘下来,扩大自己的生意。
施家的各处店铺和田地以极快的速度变现,让一些人失望的是,虽然随着江南粮价的走低,田价狠狠的压了一把,施家出售的店铺价格却极高,今年南京的商人可以说是过得最好的一年,八九月份期间,几乎每家都是日进斗金,谁也不愿错过扩大生意的机会,几乎是疯抢着将施家的店铺买下,稍微迟疑,根本买不到,倒是让施闰章几名不愿意迁移的儿女稍作安慰。
第378章 追击与反追击
对于施家这样的大户肯主动迁移到北方,而且是最北的沈阳,官府当然乐得其成,这样的大户过去,可以省下官府很多事情,在施家开始变卖店铺之后,朝廷负责移民的官员亲自找上去,对施家进行表彰,而且允诺,若是到了沈阳,允许施家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附近的土地。
这个价格低廉的难予想像,不到江南同类土地的半成,这让施家得到一个意外之喜,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土地永远是重中之重,施家虽然有钱,可是在江南却难予买到更多的土地,同样的价钱,到了沈阳,施家拥有的田地一下子可以变成原来的二十倍,这让原先强烈反对迁移的几个子女闭上了嘴。
对于朝廷来讲,北方的平定并非一年两年之事,哪怕全部平定了满州,还有更远的西伯利亚要征服,必定会长期驻扎大军,这支大军每年消耗的物资会是一个惊人的数量,若是从江南运输,即使是采用损耗最小的海运,损耗也不是一笔小数,北方大量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若是能开垦出来,完全可以节省从南方运粮的损耗,朝庭还可以增加税收,哪怕是白送,朝廷也乐意。正是如此,朝廷才会给予自愿迁到北方的平民土地,只是对于一些大户,那点土地却不足以入眼,只有大量低廉的土地才会吸引他们前往。
在施家的带动下,又有数家原先从北地过来的大户决定向北方迁移,他们也无一例外得到官府的承诺,到了北方允许其低价购地。
借着朝廷收复沈阳的时机,朝廷再次对移民北方的宣传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许多无地的平民终于心动起来,没有自己的土地,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七八成要交给东家,一年到头只能勉强糊口,如果是自己的土地,相信肯定要比现在过得好上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