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明血[校对版] 老茅 1821 字 2023-03-15

弘光二十六年十一月初,海豚号终于抵达上海。

“皇上,上海府来电,说有一支英国人组成的队伍到达上海,要与我国进行学术交流,该如何接待?”理藩院尚书陈安理向皇帝禀道。

陈安理去年才刚从欧洲回来,刚好接任理藩院尚书之职。

“学术交流?”王福哑然一笑,恐怕这支学术交流的队伍目的不纯吧,现在欧洲人做梦都想探听到蒸汽机的秘密。

“对了,这个带队的英国人叫艾萨克·牛顿。”陈安理补了一句。

“牛顿。”皇帝听是一愣,牛顿这个名字,在后世恐怕只要上过学之人就听过吧,只是不知这个艾萨克·牛顿是否就是后世的那个提出牛顿三定律的牛顿。

“这个艾萨克·牛顿是什么身份?”

“回皇上,微臣对这个艾萨克·牛顿有所了解,他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在英国非常有名气,是英国最年轻的教授,据说发表了许多论文。”陈安理回道,他在欧洲数年,听许多人谈起过艾萨克·牛顿,因此留下非常深刻的映象。

听到陈安理如此说,王福马上肯定了艾萨克·牛顿的身份,那怕是领先对方数百年,对于这样的科学巨匠,王福心中还是充满尊敬。不过,如果艾萨克·牛顿真是抱着打探蒸汽机秘密的念头,那么不管什么科学巨人,恐怕这辈子也别想离开大明。

第431章 令欧洲人羡慕的明人生活

“对了,陈爱卿,你可知我朝有哪几个书院历史最为悠久?”王福问道,他突然想到一个应对这批英国人最好的方法。

陈安德听得一愣,若说大明声名最箸的书院莫过于东林党所办的“东林书院。”只是这些年官学大兴,无论是“东林书院”还是其余民间私立书院都已式微,不知为何皇帝突然之间又提了起来。

“回皇上,据微臣所知,我朝书院众多,论历史之久莫过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

陈安德一口气念出了七八所书院的名称,而且还有继续念下去的趋势,王福有点不耐烦的打断了陈安德的话,道:“爱卿不必再念,你给朕说一个历史最久的吧。”

“回皇上,臣所说之书院都是从宋朝一直开办至今,他们之间历史长短,臣需要详查才能得知。”

王福听得动容,大明立国已有三百年零二年,算上元朝一百年,宋两朝三百余年,就算打一个折扣,这些书院是宋朝中途所立,每座书院也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如果是前期所立,甚至有超七百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