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略一沉思,就笑道:“应该,应该,还有么?”
魏忠贤赔笑道:“还有就是赐爵的问题,老奴以为,如果只论平辽之功的话,如果赐黄将军伯,那就一定要赐毛帅侯,如果赐黄将军万户侯,那毛帅就不能只赐万户了,所以……”
少年皇帝笑着接口道:“所以就要把王叔的女儿赏给黄将军,这样平辽后就算只赐爵给黄将军一人,也可以说是看在朕的郡主妹妹的面子上,其他人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对吧?”
魏忠贤立刻大呼道:“万岁爷英明。”
“哈哈,魏卿家还真是狡猾,好了,朕许了你了,就用朕的名义给王叔去信吧。”
第二十八节 出兵
九河下梢,天子渡口。
天启五年八月初二,天津。
此次入京,黄石除了带上一小队内卫当作亲兵外,还带上了金求德。金求德坚决反对黄石入京未果,就坚持要陪同黄石一起前来。黄石虽然不认为朝廷现在会搞什么鸟尽弓藏,但也不忍心冷了金求德的这满腔忠诚,于是就真的把他一起带来了。洪安通则留在了长生岛,毕竟他的内卫工作还是很繁重的。
此时的天津城和辽东的金州堡一样,也是一个彻底军事化的卫所城堡。经过大明两百余年的建设,这座城堡远比辽东的城堡更为坚固,四面的城墙都修筑了错落有致的马面堡,拱卫城门的也是恢宏的半圆堡。
可是在黄石和金求德这两个军人的眼里,这座城市的建筑设计虽然讲究,却显得有些华而不实。比如天津卫的城门半圆堡门是开在正面的,这样虽然显得更体面,也更方便来往的行人、客商进出,但从军事角度讲,这也削弱了城池的防御力。比如辽东的军事条例中就规定,所有的瓮城和半圆堡门都要侧开在城墙的水平线上——这样敌军攻城的时候就必须紧贴着城墙才能进攻城门,而且即使攻破外堡门,敌方必须将攻城武器费力掉头九十度才能攻击内堡门。
护城河上正冲着城门的地方,修筑了一条宽阔的石板桥梁,城门的吊桥已经成了一个摆设,无论是绳索还是木板都早已腐朽不堪用了。黄石一行走过大桥时,桥上的客商、旅人熙熙攘攘,没有谁关注他们这群远来的外方人。
跟着向导走入天津卫的城门,黄石看到护城的卫兵躲在两侧的阴凉地里聊天,任凭行人川流不息进进出出,并没有一个人受到检查。人们的脸上也多挂着笑容,经过岗哨前的时候仍大声议论交谈,其间还夹杂着儿童的嘈杂和妇女的嬉笑,和辽东各堡门前的肃穆、寂静恰成鲜明对比,欢快场面取代了辽东那里如临大敌的气氛。
走入城内后,黄石看着周围繁荣热闹的街道长叹一声:“这就是和平的景象啊,我已经有快十年没有见到了。”
来的路上一直绷着脸的金求德此时也似有所感,他也和黄石一样始终没有去过山东,这些年来一直在长生岛努力工作。金求德左顾右盼了一会儿,也动容道:“属下十六岁发配辽东,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真不知苏州那里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了。”
进城后,首先一件事是到天津县衙去换路引。在大明朝,根据太祖朱元璋的定制,有功名在身的人才可以不需要路引,读书人只要能通过院试考上一个秀才,那就可以配剑游学天下,不再受到关卡的阻碍。但只要没有功名在身,哪怕是黄石这样的世袭二品武官,每到一省一府都必须更换当地路引,并呈报自己的随身卫队和携带的全部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