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只不过什么?”

赵瑜笑道:“只不过这昌国城小人少,像这等能让人为他卖命的豪杰最多不过一两个,却是不难找。”

赵瑜的细细剖析让陈五终于放宽了心。他松了口气,道:“那某这就下去问那捉来的胥吏、节级,县中的人物,他们这些地头蛇最清楚不过。”

“不要问他们,”赵瑜摆手道:“这些人平日里欺上瞒下,再奸猾不过,五哥若去询问,恐被他们所欺。”

陈五眼皮一跳,森然道:“斧头架在颈上,谅他们不敢说谎。”

“不必如此。要说熟知城中内情,不是有个更好的人选吗?”

陈五闻言,想了一想,突然恍然大悟,“啊!可是三当家?”

赵瑜哈哈一笑:“正是三叔。那观音庙平日里人来人往,香火不断,再加上三年中又跟着原来的住持穿门入户,县中的动静有什么是三叔不知道的?”

陈五再次站起身,道:“此事不宜迟。某这就去请三当家。”

“还是我去吧,”赵瑜也站了起来,伸手把陈五按回座位,“五哥你也辛苦了一早上,都没歇着。现下正好吃点东西,歇一歇脚。”透过窗棱,越过城门,赵瑜望向西方的地平线,“等到了午后,怕是要忙起来了。”

注1:宋代的驿传分为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快,日行四百里。而后急脚就成了指代快速传递书信者的名词。

注2:宋代的秀才不同于明清,只要去州府参加选拔贡生考试的读书人就可以称为秀才。其实仅相当于明清时的童生。

注3:宋代在县设置知县、县丞、主簿和尉等职官。而昌国产盐,所以还有盐监。

至于胥吏、节级,分别是低级文员、武官,没有品级。

注4:巡检司中,巡检以下,每一百土兵,“立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各一名,押官二人,长行九十三人”。昌国巡检司额兵两百,自然有两个都头。

第六章 战前(下)